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拜泉县大豆菌核病大面积发生规律的探讨
2014-09-11   来源: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产生严重影响的大豆田间病虫害,2005年在我县大豆菌核病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达1.30万亩,由于及时发现,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大豆产量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近三年的观察和记载,我们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仅供同仁们参考。

    通过近三年的观察和记载,大豆菌核病发生概括起来有八个方面的因素:

    1、气温条件从拜泉的气候条件看,大豆菌核病的常年发生时间在7月25日~8月5日之间,平均气温20~22℃之间只会轻微发病,而超此气温,基本不发病。日平均温度在15~19℃的情况下,连续4天以上的情况才有可能发病较重。

    2、湿度条件 在我县每年的7月25日~8月5日之间,在日平均湿度85%以上时,持续5天以上才可能发病,低于80%,大豆基本不发病。如果在这一期间,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就会增加大豆田间湿度,如果是连续的阴雨天,降雨量超过300mm,田间日平均湿度就会达到85%以上,如果此时气温较高,会增加地表水的蒸发,降低湿度,降低感病机会。

    3、郁闭的环境在植株生长茂盛的条件下,由于温度、光照不足,严重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植株越茂盛,叶面积指数高、光合作用面积大,感染菌核病的几率越大。在我县封垄时间一般在7月10日~7月20日之间,封垄时间越早,到菌核病发生期越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

    4、品种不同的品种对大豆菌核病的抗性不同,因此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感病品种的发病率较高,抗病品种发病较轻,如东农44、绥农14等品种发病率在40%以上,抗性中等的品种有很多,如合丰47、合丰48、黑农35、黑农48等,发病率在10~30%之间,抗性较强的如垦农18等发病率基本在10%以内。相对而言,早熟品种感病的几率小,晚熟品种感病的几率大,因晚熟品种植株比较茂盛、密闭环境好,不利于通风透湿,造成菌核病加重。

    5、密度现有的种植条件下,一般种植密度30株/平方米,至菌核病发病时田间一般保苗株数在19~22株/平方米之间,如果保苗株数超过22株/平方米。感染的机会就会增加。

    6、前茬良好的前茬会减少感染的机会,而前茬选择不好,会增加菌核病的发病率。如果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前茬为葵花茬,菌核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由于葵花的菌核病与大豆菌核病可互相感染,因此形成大豆田菌源基数较大,会明显增加菌核病的发病率,发病率可提高20%左右。

    另外,在前茬为玉米茬、马铃薯茬的情况下,正常年份倒茬,是最好的前茬,大豆植株茂盛,但在大豆菌核病发生的年份,会形成郁闭的环境,有利于大豆菌核病的发生。

    7、株高 同一品种,并且较抗菌核病,如果株高超过90厘米,就是增加菌核病的发病机会,株高90厘米以上的地块,发病率可达20%以上,如果株高较高,应采取壮秧、抑制其生长的措施,以减少菌核病的发病机会。

    8、相邻地块如果是易感染菌核病的品种,一旦发生菌核病,那么相邻地块感病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与同一品种相比,一般会增加10~20%,如果大豆地块相距较远,或中间有隔离带,都会降低菌核病的发病机会。由于相邻地块有菌核病的发生,会传染相邻地块,使菌核病的菌源基数大,在湿度大、郁闭的环境下,将造成大面积发生。

    因此,菌核病的大面积发病条件,前三个因素是必备条件,只有前三个条件都达到,才会造成菌核病的发生,而后面的五个条件,只是增加发病程度、提高感染机会,对大面积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2004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气温较高,湿度较低,没有发病,而2005年气温较低、湿度大,大豆田有郁闭的环境,因此造成大面积发生,2006年,日均湿度大,有郁闭的环境,但因气温稍高,只有轻度发生,易感品种也仅有1.5%的发病率。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93-8910-1.html

标签:大豆疾病 大豆疾病 大豆 粮油 经济作物 种植

上一篇:大豆根瘤菌应用技术
下一篇:大豆菌核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