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又称毛豆,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品种之一,不仅产量高、生育期短、营养丰富、风味好、经济效益高,而且还是养地肥田、生态效果明显的水田菜地轮作作物。菜用大豆富含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磷、钙、铁等矿物质,还含有大量卵磷脂、异黄酮等抗衰老功能因子,可加工成青豆粉、青豆浆、青豆腐、绿豆奶、青面条及各种膨化小吃,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欢迎。近年来东南亚各国的菜用大豆种植和出口发展很快,总面积达450万亩,总产量28万吨以上。广东地处南方热带四季大豆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随着市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及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多,选育适宜广东生态环境种植的菜用大豆很有必要。
一、引种筛选过程
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从1999年7月起开展菜用大豆资源引进工作。2000年春、秋季在本所试验地试种137份资源,发现从浙江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引进的品种??浙-75适应性强,品质优,综合性状好,编号为GSV-29。2001年以本省品种英德大豆为对照,进行春、夏、秋季适应性比较试验后,初步肯定了GSV-29的适应性及其优异的品质性状。2002-2003年进行了多点品比试验,期间通过优株和种粒挑选进行繁种,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同时在广州、乐昌、乳源、新丰、茂名、陆丰等地推广示范。2003年8月定名为粤引浙-75,同年11月通过了省科委组织的技术认定。
二、引种结果
2002-2003年春秋季在本所试验地、乐昌市农科所、广州番禺区菜科所和广州白云区农科所进行品比试验,以台湾雪豆作对照。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32平方米。供试土壤均为壤土或砂壤土,起畦种植,畦高30.0厘米、宽1.2米,种植密度为30厘米×20厘米,每穴2株。播前亩施复合肥50公斤,开花后追施磷钾肥15公斤。其它按常规技术进行管理。
试验期间调查各小区青荚、青仁产量和出仁率。干粒样品由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验检测试中心测定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含量。
1、产量表现
两年四点春、秋季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粤引浙-75与对照种台湾雪豆相比,青荚、青仁增产效果显著,增幅分别达到15.0%和16.5%,出仁率增加3.9%。
2、主要农艺性状
粤引浙-75于春、夏、秋季种植,播后5-7天发芽,播后35天开始进入初花期,花期长达20天,播种至青荚采收期66-72天,播种至种子采收期93-102天,属中属品种;平均株高41.3-44.3厘米,平均结荚高度11.7-15.3厘米,株型抗倒伏,属有限生长型;叶倒卵圆形、深绿色,花白色,鲜荚果翠绿色;青仁扁椭圆形,色鲜翠绿色,粒大,百粒鲜重88.1-99.5克,百粒干重31.4-34.2克;豆易煮烂,味香而糯,口感佳。
3、营养成分
粤引浙-75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达42.75%,比对照种(39.70%)相对增加7.68%;脂肪含量较低,为17.37%,比对照种(19.70%)相对降低13.41%。维生素B2、B6含量亦分别比对照种低10.9%和42.4%。
其氨基酸总量达37.974%,比对照种相对提高7.38%,且氨基酸种类齐全,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较高,占总量的46.0%,比对照种增加4.55%,表明粤引浙-75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4、适应性
该品种在≥10℃的有效积温超过1600℃、有效光照时数高于280小时条件下均可播种,植株生长结实正常,在广东省内3月中旬至9月上旬均可随时播种,达到均衡上市的理想效果。播种宜选择壤土或砂壤土菜田或水田,并应具有良好的排灌条件。
5、抗病性
在广东省内不同区域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粤引浙-75对花叶、皱叶病毒病表现高抗;对炭疽病、灰斑病和霜霉病较为敏感,但一般情况下危害不严重;植株偶有豆荚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卷叶虫和跳甲危害。
三、效益分析
据2002-2003年市场销售统计资料表明,粤引浙-75的售价比本地毛豆高3倍左右。以平均每亩青仁产量454公斤计算,每造可创产值6719元,一年种植3-4造(按60%折扣算效益),则每年每亩可增收1.2-1.6万元,经济效益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