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冬小麦抽穗灌浆期多阴雨 病虫防治更关键
2014-09-11   来源:农村网   

      随着近期气温稳定回升,目前小麦生长已经进入了扬花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 虫口夺粮 关键时期。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的报道,黄淮海地区小麦蚜虫、吸浆虫、条锈病、纹枯病等病虫灾害开始扩展危害,发生面积日均增加1000万亩以上,蝗虫也相继进入出土盛期。同时,黄淮海麦区抽穗扬花期降水偏多,使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几率增加、风险加大,对夏粮生产构成威胁。而小麦赤霉病、吸浆虫、蝗虫等重大病虫害发生危害的隐蔽性极强。

  所以,各麦区除了要根据长势,适时灌溉、追肥外,及时的防治病虫害也格外重要,尤其在今年多个地区小麦生育期推迟的特殊年份。

  小麦在抽穗至灌浆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麦蚜、叶锈、粘虫等。另外,由于江淮黄淮近期降水多,日照少,小麦赤霉病流行起来的可能性也很大。

  1、小麦白粉病

  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小麦白粉病的主要发病时期,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病害逐步发展蔓延。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和穗部。感病部位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严重发生时多个病斑愈合成片。病菌在受害部位吸取小麦植株营养,造成小麦叶片提前发黄枯死,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

  防治指标:当病叶率达到15%时应及时进行防治。防治方法: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或20%粉锈宁乳油100 g或兑水50 ~60kg喷雾。

  2、麦蚜

  小麦蚜虫是小麦穗期的主要害虫,发生初期大部分蚜虫聚集在叶片吸取汁液,造成叶片枯黄,影响光合作用;小麦抽穗后,蚜虫立即转移到穗部危害,吸取小麦穗部养分,造成小麦严重减产。

  防治适期:5月15-25日前后。防治指标:百穗有蚜625头。防治方法:5%蚜虱净乳油3000倍液,或亩用48%的乐斯本乳油40ml兑水40   50kg均匀喷雾。

  3、小麦锈病

  小麦感锈病后在叶片上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受害重的地块,麦叶变黄、早枯,严重影响籽粒的饱满度。目前我市小麦种植品种多为抗病品种,但部分感病品种的麦田在菌源充足和气候条件适合时,仍有可能引起锈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当田间锈病病叶率达到15%时,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或20%粉锈宁乳油100 g或兑水50 ~60kg喷雾。

  4、粘虫

  粘虫以幼虫为害小麦叶片,1~2龄幼虫仅食叶肉形成小孔,3龄后进入暴食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形成光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粘虫除为害小麦外,还为害套种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在小麦收获后,即转移到套种的玉米上为害,发生严重时可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严重影响玉米生长。

  防治方法:2.5%的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

  5、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容易引起抽穗灌浆期穗腐,起初在小麦穗上出现水渍样的病斑,以后麦穗枯黄;气候潮湿时,病穗上产生粉红色霉层,此病流行时,田间可见明显的红色麦穗。病菌为害穗颈时,穗颈变褐。

  抽穗期低温、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在始花期用药。 若抽穗期遇到连阴雨,有流行可能时,喷药时间宁早勿晚,不能等天晴好时,再喷药,要抓住下雨间隙时机进行防治。 在重病年至少要用2次药,间隔时间要短。在常年流行地区,第一次施药保护花期,是否第二次用药要根据品种抗性,以后的病情、及天气趋势决定。常用药剂多菌灵的药效保持期为5~7天。

  特别注意:若第一次喷药用药量不足或错过适期,对防治效果有很大影响。

  补救措施:用加倍药量,周到防治,防治效果有60%左右,可挽回些损失。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86-7763-1.html

标签:麦虫防治 麦虫防治 小麦 粮油 粮食作物 种植

上一篇:小麦田治灰飞虱能缓解稻田防治压力
下一篇: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