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种子的休眠期较长,出苗不整齐,而且第1年种植生长缓慢没有经济收入,通过春小麦套种紫花苜蓿的栽培方式,很好地解决了紫花苜蓿在第1年栽培中的经济收入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合理调整了种植业结构。在生产过程中,紫花苜蓿幼苗高度不超过10厘米,不与春小麦抢墒、抢肥;紫花苜蓿可苗期受到小麦遮荫,可保证土壤的墒度,提高出苗成活率,有利于其生长。在春小麦收割后,紫花苜蓿可充分生长,提高了土地的复种指数和利用率,这种粮、草套种的配置方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一、深耕培肥
紫花苜蓿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主根入土可达3~4米,侧根较少。为给紫花苜蓿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深翻28厘米左右。结合深翻每667平方米撒施农家肥1500~2000千克、二铵13千克、尿素10千克、三料12千克,一次性施入作基肥。播种前精细整地,使土壤颗粒细匀、紧实度适宜,整地达到“墒、平、松、碎、净、齐”六字标难。
二、播种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土壤解冻5~6厘米时即可先播种春小麦。播种时每667平方米施二铵3千克、尿素4千克用作种肥。在春小麦出苗后至拔节前均可播苜蓿种,此时播种不会影响小麦幼苗的生长。播种之前对苜蓿种子进行根瘤菌接种,将每千克干种子加根瘤菌剂多明10克,搅拌混匀。接菌后,种子应尽可能避光、防热保存,且应在接种后几小时采用条播机在春小麦空行间进行播种,然后覆土,深度为0.5~1.0厘米,播种量为1.0~1.25千克/667平方米。播种苜蓿时,可以结合进行春小麦苗期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6千克,有利于春小麦的分蘖和幼穗分化。
三、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在春小麦扬花前,紫花苜蓿的幼苗可陆续出齐,在春小麦收割时部分苜蓿的幼苗高度可达10厘米左右。套种苜蓿的春小麦田间苗期应采用苯达松150~200毫升/667平方米化除田间阔叶杂草,用骠马70毫升/667平方米化除野燕麦杂草。
2.水肥管理
苗期紫花苜蓿遇旱则生长不良,结合春小麦的生长进行灌水,春小麦遮荫,可减少土壤蒸发量,有利于保湿和苜蓿幼苗的生长。在春小麦收割后土壤上冻之前应给苜蓿灌水1遍,为第2年苜蓿的生长打好基础。在第2年苜蓿迅速生长时应结合下雨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6~10千克。因为此时的苜蓿根瘤菌尚未形成,无固氮能力,需追施适量的氮肥。
3.病虫害防治
苗期苜蓿易因土壤湿度过大而感染立枯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可选用敌克松、立枯净等进行播前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
苜蓿的病害主要有苜蓿褐斑病、苜蓿白粉病、苜蓿霜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进行喷雾防治。
苜蓿在苗期易受到地下害虫地老虎的危害,可用5%的辛硫磷、1605拌成毒饵诱杀。地上害虫有苜蓿蚜虫,危害后,叶子变黄,植株萎蔫严重而枯死,可用乐果乳油、抗蚜威等药剂喷杀。
四、收割
在我区苜蓿一年一般可收割两茬,在初花期收割为宜,收割留桩高度为5~7厘米,高温季节收割留桩高度应掌握在8~10厘米。
当田间有病害发生时,应先收割有病的地块,再收割无病地块,以防止交叉感染,田块间转移作业之前应彻底清洁机具,以防带菌。
以收获干草为目的的苜蓿收割前,应进行天气预测和作业规划,以避免苜蓿在田间晾晒时淋雨,当干草含水量达到17%时,及时转移入库,以备饲用。
春小麦与苜蓿立体种植技术
2014-09-11 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86-7276-1.html
上一篇:甘肃省育出西旱2号春小麦新品种
下一篇:春小麦节水喷灌增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