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水稻纹枯病
2014-09-11   来源:   

    拉丁学名: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 

    为害作物:水稻、大麦、甘蔗、大豆、花生、茭白 

    为害症状: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斑, 以后病斑增多,常互相愈合成为不规则大形的云纹状斑,其边缘为褐色,中部灰绿色或淡褐色。叶片上的症状和叶鞘上基本相同。病害由下向上扩展,严重时可上剑叶,甚至造成穗部发病,大片倒伏。 

    病原菌形态特征:主要有菌丝和菌核两种形态。在病斑发生数日后,肉眼可见表面有菌丝长出,纠结成团,先为白色,后变成萝卜子大小的褐色菌核。菌核以少数菌丝联接在病组织上,空气干燥时,极易脱落。病株上产生的白色粉末是病菌的担孢子。 

    发病特点:纹枯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里越冬。第二年飘浮水面的菌核萌发抽出菌丝,浸入叶鞘形成病斑,从病斑上再长出菌丝向附近蔓延形成新病斑。当菌核落入水中又可借水流传播。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85-2680-1.html

标签:稻虫防治 稻虫防治 水稻 粮油 粮食作物 种植

上一篇: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稻飞虱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