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水稻青枯病防治
2014-09-11   来源:   

    一、症状 

   生理性青枯:主要发生在水稻灌浆期,病株叶片萎蔫内卷,呈典型的失水症状,叶片与谷壳青灰色,似割倒摊晒1天的青稻,茎秆基部干瘪收缩,无病斑,易倒伏。该病发病迅速,发病前病、健株并无异样,往往在1~2天内大面积成片发生。 

    水稻菌核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生长后期,最初在近水面叶鞘上产生赤褐色小病斑,渐发展为黑色线条状或椭圆形病斑,可扩大至整个叶鞘。随着病情的发展,菌丝侵入茎秆,在茎秆上形成黑褐色线条状病斑,病重的茎秆基部变黑、腐朽、纵裂,常软化倒伏,使水稻早枯,谷粒干瘪泛白。发病后期,剖开叶鞘及茎秆,可见灰白色菌丝和黑褐色针头状小菌核。 

    二、防治措施 

    生理性青枯:发病原因主要是稻田灌水不当,造成水稻根系发育不良,吸水能力下降,遇干风后水分供求失调,导致大面积青枯。针对这种病因,生产上应避免长期深灌,适时适度搁田,促使根系旺发深扎。后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一般以保持田面湿润至水稻黄熟期为宜,以“养根保叶”。已开始发病地块,应立即浇跑马水,以缓解症状。 

    菌核病:病区应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药剂防治可于水稻拔节期和破口前一周各喷洒一次。有效的农药有: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85-2384-1.html

标签:稻病防治 稻病防治 水稻 粮油 粮食作物 种植

上一篇:早春水稻育苗咋防烂秧
下一篇:水稻生长后期防早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