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水稻高温热害的成因及发生特点
2014-09-11   来源:   

  水稻在含苞、抽穗期对温度极为敏感(即抽穗前后各10天),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日平均温度30℃以上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孕穗期如遇35℃以上的持续高温,水稻花器发育不全,花粉发育不良,活力下降;抽穗扬花期如遇35℃以上高温就会产生热害,影响散粉和花粉管伸长,导致不能受精而形成空壳粒,造成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偏低,甚至绝收。 

  由于杂交水稻是长江流域的主导种植作物,种植规模大,品种多,高温热害的发生有如下特点: 

  受灾面积大2003年,安徽来安县50多万亩水稻中就有40多万亩受灾,绝收面积达5万亩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2006年仅滁州、合肥、六安、巢湖等4市受高温热害面积就达200万亩左右,其中严重受灾达50万亩。 

  品种、组合间有差异由于水稻各品种自身的遗传特性决定其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是不同的,因此高温热害对各品种的危害程度是有差异的。一般情况下,粳稻或含有粳稻基因的亲本组合高温热害较籼稻危害重;杂交稻高温热害较常规稻危害重;不含有耐热基因的品种较含有耐热基因的品种危害重。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85-2351-1.html

标签:稻病防治 稻病防治 水稻 粮油 粮食作物 种植

上一篇:早春防止水稻烂秧措施
下一篇:水稻高温热害的防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