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
#改良的几个阶段#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没有土壤就没有土壤生物,
就没有农业,植物和人类无法生存。
01
关于土壤改良
你知道的有哪些?
研究人员在发表于《Science》的文章指出,如果我们不为下一代保护土壤,地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粮食生产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为了保证世世代代地、可持续地供应植物营养需求,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把从土壤上拿走的有机物还回土壤,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合理的农业种植,维持土壤的健康并不断地提升土壤环境,就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这便是为什么要改良土壤的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什么是土壤改良,如何“改良土壤”的方法,以及改良土壤的基本途径。
02
什么是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指运用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
03
土壤改良的
几个阶段
Autumn
1、保土阶段:保土阶段是采取工程或生物措施使土壤流失量控制在容许流失量范围内,如果土壤流失量得不到控制,土壤改良亦无法进行,对于耕作土壤首先要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2、改土阶段:改土阶段的目的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改土措施主要是种植豆科绿肥或多施农家肥。当土壤过砂或过黏时,可采用砂黏互掺的办法。我国南方的酸性红黄壤地区的侵蚀土壤磷素很缺,种植绿肥作物改土时必须施用磷肥。
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植物提供所需的养分,还对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产生重要影响。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改善土壤质量、增强土壤肥力和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措施。土壤中增加有机质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有益微生物可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使土壤疏松,同时可以减少磷元素在土壤中的固化。
04
土壤改良的
基本途径
土壤改良其基本途径有:
(1)水利土壤改良,如建立农田排灌工程,调节地下水位,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排除和防止沼泽地和盐碱化;
(2)工程土壤改良,如运用平整土地,兴修梯田,引洪漫淤等工程措施改良土壤条件;
(3)土壤生物改良,运用各种生物途径(如种植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以提高土壤肥力,或营造防护林防治水土流失等;
(4)耕作土壤改良,改进耕作方法,改良土壤条件;
(5)土壤化学改良,如施用化肥和各种土壤改良剂等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消除土壤污染等。
--END--
如今我们认识到现在的土壤问题所在,要改变也不难,一句话“把土壤丢失的补回来,还原它的本质”。实行多使用有机肥生物肥一步步减少化肥用量。让土壤恢复生命力,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