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土壤酸碱性与科学施肥全攻略→
2025-04-21   来源:艾力农企业   

土壤的酸碱性,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深刻地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土壤肥力以及肥料的使用效果。对于广大农民朋友和花卉种植爱好者来说,了解土壤酸碱性的奥秘,掌握科学施肥的方法,是实现增产增收、培育出美丽花卉的关键。

土壤酸碱性与科学施肥全攻略→

一、土壤酸碱性基础与分布

土壤酸碱性,是酸性和碱性的统称,通常用酸碱度衡量,而酸碱度又通过具体的PH值数字来体现。土壤酸碱性一般划分为九个等级,从极强酸性(PH值4.5以下)到极强碱性(PH值9.5以上)。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酸碱性处于PH值4.5-8.5区间,呈现出“南酸北碱”的分布特点:

南方地区多为酸性到强酸性的黄壤和红壤,PH值常在4.5-5.5;

北方地区以中性到碱性土壤为主,华北和西北地区的土壤,PH值大多在7.5-8.5;

华东和华中地区则多是PH值在5.5-6.6的酸性或弱酸性土壤。

土壤酸碱性与科学施肥全攻略→

二、判断自家农田土壤酸碱性的方法

PH值试纸或测试棒法:这是最直观简单的办法,只需花几毛钱在药店买一包PH试纸,撕下一片埋入地下湿土,待试纸变潮湿后,与比色卡对比颜色,就能知晓土壤酸碱性。使用土壤PH值测试棒更为便捷,插入湿润土壤即可直接读取数值。

依据土壤类型与颜色判断:红壤土、黄壤土等大多为酸性土壤,颜色多呈红、黄、棕、褐等深色,且表面看起来较为“脏乱”,长青苔的土壤也多因酸化所致。黄绵土、棕钙土等多为碱性土壤,颜色呈黄、白、黄白等浅色,表面相对“干净”。

根据浇水后的渗水状态判断:浇水后,土壤表面不冒白气泡、渗水快且不易板结开裂的,多为酸性土壤;反之,表面有大量白色气泡、渗水慢且易板结开裂的,多为碱性土壤。

通过土壤触感判断:酸性土壤疏松通透,握在手里松软蓬松,松手易散开;碱性土壤疏松性差,握起来硬实,松手后不易自然散开。

三、土壤酸碱性的影响

对土壤微生物和作物生长的影响:多数土壤有益微生物和农作物适宜在PH值6-8的中性或接近中性土壤中生长。土壤酸性或碱性过大,会抑制农作物和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当土壤酸性PH值低于2.5或碱性PH值高于9.0时,农作物和花卉盆景等植物存活困难。此外,酸性土壤易滋生多数害虫和病菌(如真菌病害),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农作物易染病虫害。

当然,也有部分病虫害偏好碱性土壤,如金龟子和猝倒病。土壤酸化还可能引发土壤板结和作物根系重金属中毒。不同农作物对土壤PH值有不同需求,只有种植在适宜的土壤环境中,才能实现高产优质,否则需改良土壤酸碱性。

对肥料养分有效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肥料在不同酸碱性土壤中的肥效各异。

氮肥在PH值6-8的土壤中肥效最佳;

磷肥在PH值6.5-7时效果最好;

钾肥在PH值6-7.5时表现出色;

钙、镁肥在PH值6.5-8时肥效良好;

硼肥在PH值6.5-7时效果显著;

铁肥在PH值6.5以下时发挥最大作用;

铜、锌肥在PH值5-7时效果较好;

锰肥在PH值5-6.5时肥效最佳;

钼、硫肥在PH值6以上时效果较好。

在酸性土壤中,钾、钙、镁肥易流失;锌、铜、锰、硼肥在碱性土壤中肥效差,建议叶面喷施。

锌、铁、铜、锰、硼肥在酸性土壤中肥效好,磷肥和钼肥在碱性土壤中效果更佳。

PH值6.5-7.5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繁殖,酸性过大易导致作物根系金属离子中毒和病虫害,碱性过大会影响种子发芽和苗株生长。

土壤酸碱性与科学施肥全攻略→

四、酸性和碱性土壤的调节改良与施肥方法

酸性和碱性土壤若酸碱性过大,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和肥料利用率。因此,在不同酸碱性土壤施肥时,一方面要增施有机肥,另一方面要掌握改良方法和施肥技巧。

酸性土壤施肥要点:

增施腐熟有机肥、农家肥或种植绿肥,可调节土壤酸碱度、活化疏松土壤、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抑制病虫害。碱性土壤增施此类肥料也能降低碱性、平衡酸碱度。

结合底肥,每亩施入40-50公斤生石灰(搭配农家肥效果更佳)或40-50公斤草木灰,利用其碱性中和土壤酸性,2-3年后土壤接近中性或偏碱性时停止使用。但要注意生石灰用量,避免影响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

避免使用酸性肥料,多选用碱性肥料,如钙镁磷肥、硅钙肥等。

酸性土壤易流失钾离子和钙离子,应适当增加钾肥和钙肥用量。

酸性土壤易导致作物缺钼和缺硫,种植时需注意补充钼肥,如钼酸铵。

可使用酸性土壤改良剂。

碱性土壤施肥要点:

多施腐熟有机肥、农家肥或进行秸秆还田,可调节酸碱度、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结合底肥,每亩施入40-50公斤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的石膏,增加土壤酸性、降低碱性,2-3年后土壤接近中性或偏酸性时停止使用。

避免使用碱性肥料,多选用酸性肥料,如腐殖酸肥、过磷酸钙等。

氮肥(尤其是铵态氮)应采用穴施、沟施等深施法,防止氨气挥发流失养分。

碱性土壤易降低磷的有效性,导致作物缺磷,应适当增加磷的用量。

碱性土壤种植的农作物易出现缺钼、锌、铁、硼、锰等症状,生长过程中可及时喷施含这些微量元素的叶面肥。

可购买碱性土壤改良剂使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13599-1.html

标签:土壤 施肥 酸碱性

上一篇:最新最全土壤基础知识
下一篇:土壤最常见的四大病!这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