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土壤的肥力→
2025-03-17   来源:自然巴渝   

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指出:“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之所以能生长绿色植物,是由于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性质——肥力。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土壤肥力是一种属性,并非土壤的物质组成。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水和微生物组成,来自于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状况则是影响土壤肥力的环境因素,而土壤的其他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如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pH、温度状况、生物状况等)也会影响土壤的肥力,比如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就会影响土壤中的空气、水分状况和温度状况,进而影响土壤肥力。因此,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些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去了解土壤的肥力。

一、土壤养分

土壤养分是指由土壤提供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钙、铁、硼、锌等多种元素。

土壤的肥力→

在自然土壤中,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地降水、地下水等。土壤矿物质是植物矿质营养的源泉;土壤有机质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磷、钾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土壤中的氮,有95%以上氮素是以有机状态存在于土壤的。

但是自然土壤里的养分绝大部分存在于难溶性的矿物质中和有机质中,作物难以吸收利用,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只占土重的0.005~0.1%。

因此,自然土壤中的氮、磷和钾等养分并不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在耕作土壤中,土壤养分须依靠施肥和灌溉来补充。对于营养元素来说,土壤中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来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但是并非越多越好,因为这样会降低植物的吸收效率,造成浪费。所以在施肥过程中,还要注意施用的量,避免施用过多造成土壤酸化。

二、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泛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黄壤、红壤中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左右,而黑土中的有机质能够达到3%~10%左右,从而使得黑土土壤肥沃、土质疏松,粮食产量高。因此,黑土地也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形成于特定气候条件之下,全球黑土地仅分布在中国东北、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大平原以及南美阿根廷—乌拉圭潘帕斯草原,所以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我们的黑土地。

土壤有机质除了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养分之外,还对土壤肥力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1)保水、保肥和缓冲作用。

土壤有机质疏松多孔,能保持大量水分。并且土壤有机胶体有巨大的表面能带有大量负电荷,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阳离子和水分,所以它能提高土壤保肥蓄水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

(2)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有机质中的腐植质是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一方面,腐殖物质胶体的黏结力比沙粒强。因此,有机肥料施入沙土后可增加沙土的黏性,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另一方面,由于土壤有机质松软、絮状多孔,而黏结力又不像黏土那么强,所以黏粒被它包被后,就变得松软,易使硬块散碎成团粒。这说明有机质能使沙土变紧,使黏土变松,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

三、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

俗话说,“种花需好土”,那么什么样的土壤才是“好土”呢?通常你得到的答案里要有良好的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通畅的土壤通气条件和吸热、保温能力。这里的通气透水性、保水保肥性其实与土壤的质地和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一)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根据砂粒、粉粒和粘粒在土壤中所占比例的不同,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

土壤的肥力→

砂土:土壤含砂粒在80%以上,土粒间大孔隙多,因此,土壤昼夜温差大,通透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遇水易板结,肥力一般较低。种植作物要增施有机肥和少量多次地勤追化肥。一般砂土中只适合种植生育期短、耐贫瘠的瓜果类农作物和耐干旱的沙生植物,如薯类、花生、西瓜等。

粘土:土壤含泥粒在60%以上。土壤硬度大,粘结性和可塑性都强,故排水性和透气性都比较差,并不利于耕种。虽然土壤保水保肥力强,潜在肥力较高,但土紧难耕,土温低,肥效不易发挥。

但正是由于粘土的这些特点,才使得粘土被水浸湿后具有很强的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经过火烧会变得非常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人们发现后制成了各种各样的陶器。

壤土:土壤泥砂比例适中,一般砂粘占40~55%,粘(泥)粒占45~60%。质地疏松,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力强,耕作爽犁。因此,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砂粒、粉粒和粘粒三者含量均衡的壤土是比较理想的土壤。我们平时吃的大部分蔬菜都是在壤土上种植的。

(二)土壤结构

土壤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壤土正是由于其发育良好的团粒结构,团粒间存在大孔隙,团粒内又有毛细管孔隙,所以能够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同时,土壤团粒结构能协调土壤中的水分、养分和空气,从而利于作物的生长,其多少也是土壤肥沃的重要标志。

土壤的肥力→

四、土壤酸碱性

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中存在着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表现出不同的酸性或碱性。土壤酸碱性的强弱,常以酸碱度来衡量,而土壤的酸碱度通常用pH值表示。

土壤的酸碱性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表现在:

(1)对营养元素有效性的影响。土壤中大多数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在pH6.5附近时较高,过酸或过碱会降低营养元素的有效性。

(2)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适宜于中性和微碱性环境,过酸或过碱都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3)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强酸性土壤和强碱性土壤中H+和Na+较多,缺少Ca2+,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不利于作物生长。

(4)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虽然作物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正常生长,但每种作物都有自己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比如苹果的pH值适宜范围为5.3~8.2,最适范围为5.4~6.8。强酸性与强碱性土壤都不利于作物生长。

土壤的肥力→

结语:土壤养分构成了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的质地、结构以及土壤pH都能影响土壤的肥力,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根据土壤的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土壤的肥力,从而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土壤具有肥力这独特的性质,决定了土壤能够孕育出千姿百态的绿色生命,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物质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要保护土壤、爱护土壤,保障土壤肥力,保持土壤健康,从而才能促进植物健康、农产品健康,保障人类的健康生活。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13524-1.html

标签:土壤 肥力 植物

上一篇:食品安全,从土壤改良开始→
下一篇:土壤:你可能不知道,土壤健康对生命健康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