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植物的根本是根→
2025-03-07   来源:网络   

植物的根本是根→

植物的根

植物的根不但多,而且长。根比地面上的茎要多几倍甚至几十倍。例如,山坡上的枣树一般高三四米,它的根垂直深度竟达10多米;一株小麦有7万多条须根,长约500米,如果将它的根、根毛加起来,总长度可达20公里。

植物为什么要长如此庞大的根系?

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为了吸收土壤中的肥料和水分。这是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肥料和水分来供给枝叶生长和结果,植物的根系越发达,枝叶就越繁茂;反之,枝细叶黄,生长发育不良。另一方面,植物的根能抵抗自然界的各种灾害,如大风、大雨、洪水的冲刷等。植物要顽强地生长下去,根系就必须发达。根系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植物为了适应陆地生活长期演变而来的。扎根地下主要起支撑和固定作用,帮助植株适应风吹雨打的陆生环境。

影响根系生长的因素

1、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如砂土、壤土、黏土)会影响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砂土通气性好但保水性差,黏土保水性好但通气性差,而壤土则兼具较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更适合根系生长。

•土壤结构:良好的土壤结构(如团粒结构)能提供充足的孔隙,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呼吸。土壤板结则会限制根系的生长空间,导致根系发育不良。

•土壤紧实度:过高的土壤紧实度会增加根系生长的阻力,限制根系的下扎和扩展,尤其对深根性植物影响较大。

•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对根系生长至关重要。适宜的温度范围因植物种类而异,一般在1525℃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根系生长,甚至导致根系损伤。

2、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酸碱度(pH):大多数植物根系在中性至微酸性(pH6.07.0)的土壤中生长良好。过酸或过碱的土壤会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甚至直接伤害根系。

•土壤养分: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钙、镁、铁、锌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平衡对根系生长至关重要。养分不足或过剩都会影响根系的健康和发育。

•土壤盐分:高盐土壤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使根系难以吸收水分,甚至发生反渗透作用,导致根系失水干枯。

•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丰富的土壤能提供良好的通气性、保水性和养分供应能力,同时还能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有利于根系的生长。

3、土壤生物性质

•微生物群落:土壤中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对根系生长有重要影响。有益微生物(如根瘤菌、菌根菌)可以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而有害病原菌(如镰刀菌、疫霉菌)则会导致根系病害。

•土壤动物:蚯蚓、线虫等土壤动物对土壤结构和根系生长也有影响。蚯蚓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和力肥,而某些线虫则会直接危害根系。

4.水分状况

•土壤湿度:适宜的土壤湿度是根系生长的重要条件。过度湿润会导致根系缺氧,引发根腐病;而过度干旱则会使根系失水干枯。

•灌溉水质:灌溉水的酸碱度、盐分含量和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也会影响根系健康。使用受污染的灌溉水可能导致根系中毒或病害。

种植中死根的原因

死根/不生新根/根早衰在种植中极为普遍

1.土壤问题

•土壤结构不良:土壤黏重、板结或盐渍化严重,会导致土壤通气性差,根系呼吸困难,进而引发烂根。

•土壤酸碱失衡:长期施用化肥可能导致土壤酸化,抑制有益微生物活性,促进有害病菌繁殖,从而加剧根系腐烂。

•土壤养分失衡:长期单一作物种植或不合理施肥,会导致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枯竭或积累有害物质,影响根系生长。

2.水分管理不当

•积水或排水不良:过量灌溉或地势低洼导致积水,会使根系缺氧,滋生病菌,引发根腐病。

•干旱缺水:长时间干旱会导致根系失水干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3.病虫害问题

•土传病害:如根腐病、立枯病等,病原菌通过土壤侵染根系,导致根部腐烂。

•地下害虫:如线虫、蛴螬等会直接损害根系,导致植物死亡。

4.施肥问题

•化肥使用不当: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会导致土壤盐渍化或烧根。

•未腐熟的农家肥:未经腐熟的农家肥可能携带病菌和盐分,对根系造成伤害。

5.连作障碍

长期种植单一作物会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积累、营养元素失衡以及自毒物质累积,引发连作障碍,导致死根现象。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13500-1.html

标签:植物 作用 土壤

上一篇:土壤、土壤污染和土壤修复
下一篇:探秘土壤:从概念到肥力,解锁大地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