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土壤板结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2024-12-20   来源:   

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础,如果施肥不当或者药物残留都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常见的是土壤板结,那么土壤板结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有的人会说了,我每年都施入了大量的有机肥,为什么土壤还是不行了,其实有机质的含量主要是从有机肥分解利用或其它有机质的补充有关系的,如果土壤有益菌少,施入的有机肥不能很好的被有益菌分解,有机质含量还是提不上去的。

土壤板结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在我国土壤板结已经成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已经有80%的土壤存在板结状况,这就使得不少农民饱受土壤肥力下降带来的困惑,施肥用量与土地产量完全不能成正比,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作物面临着肥料无法彻底吸收的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土壤板结现象出现的?农民朋友又该如何正确预防呢?

(一)土壤板结的原因:

1、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黏土中的黏粒含量较多,加之耕作层平均不到20cm,土壤中毛细管孔隙较少,通气、透水、增温性较差。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造成土壤表层结皮。

2、有机物料投入少,使土壤中有机物质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理化性状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导致土壤板结。

3、塑料废弃物污染地膜和塑料袋等没有清理完,在土壤中无法完全被分解,形成有害的块状物。我国每年随着生活垃圾进入填埋场的废塑料,占填埋垃圾重量的3%~5%,其中大部分是塑料袋垃圾,施入土壤中不易降解,造成板结。

土壤板结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

4、长期单一的偏施化肥,农家肥严重不足,重氮轻磷钾肥,土壤有机质下降,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长期施用硫酸铵也容易造成土壤板结。

5、镇压、翻耕等农耕措施导致上层土壤结构破坏由于机械耕作的影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而每年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只有部分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其余被土壤固定,形成大量酸盐沉积,造成土壤板结。耕作时机不当,如土壤过湿时耕翻镇压也容易造成板结。

6、有害物质的积累部分地方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有毒物质含量高,长期利用灌溉,有毒物质积累过量引起表层土壤板结。

7、暴雨造成水土流失暴雨后表土层细小的土壤颗粒被带走,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而黏粒、小微粒在积水处或流速缓处沉淀干涸后易形成板结。

(二)土壤板结的危害:

1.影响根系生长发育

根系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氧气,土壤板结后土壤变硬,导致土壤缺氧,进而导致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减弱,缺氧严重甚至导致根系死亡、腐烂,从而诱发病虫危害。

2.导致缺素症严重

缺素症有时并不一定就是土壤中缺少这种元素,土壤板结导致土壤孔隙度减少,从而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协调,影响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速度与转化量,加上土壤板结下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了作物对某种或某几种元素吸收的不足,造成缺素症的发生。

(三)土壤板结的解决方法:

1.增加有机肥的施入量,多积累一些有机肥。如厩肥、圈肥、土杂肥,以及利用作物秸秆沤制优质有机肥,最好施用高含量的微生物菌剂。

2.减少化肥的施入量,提高农民对各种肥料作用的认识,对化肥的用量要结合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配方施肥,这样既控制了盲目施用化肥的用量。也减少了不合理的投入,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3.进一步推广旱作农业,实行喷灌,或提倡利用夏季多储雨水,充分利用地上水。有条件的也可利用深井水。

4.打破陈旧的耕作方式,进一步推广秸秆还田,免耕覆盖,尽最大努力减少不必要的土壤流失,以保土壤结构不遭破坏。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13334-1.html

标签:土壤 板结 植物

上一篇:为何土壤有机质低,会影响瓜果蔬菜的美味
下一篇:当前土壤盐碱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土壤盐渍化分为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碱化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