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障碍是指连续在同一土壤上栽培同种作物或近缘作物引起的作物生长发育异常。
1
连作障碍的症状
症状一般为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品质下降,极端情况下,局部死苗,不发苗或发苗不旺;多数受害植物根系发生褐变、分支减少,活力低下,分布范围狭小,导致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下降。障碍一般以生长初期明显,后期常可不同程度地恢复。
连作障碍在植物科属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易发生连作障碍的作物集中在茄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蔷薇科,而多种禾本科粮食作物如麦类、水稻和玉米,连作障碍不明显。
2
发生连作障碍的原因
连作障碍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包括养分过度消耗、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病虫害增加和有毒物质(包括化感物质等)的累积等。
它的发生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连作的次数(一般连作次数越多,年限越长,连作障碍越重)、土壤性质(通常黏土重于砂土,保护地栽培多于露地栽培)及后作水肥管理不当都会加重障碍。
3
防治措施
防治连作障碍的措施主要有: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淹水可促使有毒物质淋失,消灭有害微生物,促进热不稳定的有毒物质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