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是指任何土壤固有和进入土壤后能危害人类健康、伤害生物资源和土壤生物、损害休闲环境或妨害其他合法利用土壤的物质的数量。
一
土壤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类
土壤的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有下列四类:
01
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前者如汞、镉、铅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02
物理污染物。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
03
生物污染物。带有各种病菌、病毒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04
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二
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的途径
01
污水灌溉。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属封闭式局限性污染。
02
干湿沉降。工业排放的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半径为2~3km范围的点状污染。
03
汽车尾气。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
04
固体废弃物堆积场所。土壤直接受到污染,自然条件下的二次扩散会形成更大范围的污染。
05
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属农业区开放性的面源污染。
三
预防措施
防止土壤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的措施:
01
科学地进行污水灌溉。
02
合理使用农药,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03
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
04
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