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通常指含盐量超过0.1%的土壤,其中,含盐量在0.1%-0.3%的被称为轻度盐碱地,可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含盐量在0.3%-0.6%的被称为中度盐碱区,可发展耐盐碱特色牧草为主的生态草牧业;含盐量大于0.6%的被称为重度盐碱区,可发展设施农业和以特色养殖业为主的产业。
目前,国内盐碱地治理主要包括以改良土壤治理为重点的“以地适种”模式、以开发盐碱种质资源为重点的“以种适地”模式。
(一)“以地适种”模式
“以地适种”模式以改良盐碱地土壤质量为重点,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降低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营养,使土壤质量达到适合植物生长的标准。
由于盐碱地治理周期长、难度大、易反复,在实际治理中,三种方法经常组合使用。中国各盐碱区已探索出一些关键治理技术,如东部滨海盐碱地暗管排盐工程技术模式、东北苏打盐碱地通过添加石膏或有机酸类等酸性土壤改良剂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西北干旱绿洲区盐碱地采取膜下滴灌技术等。
(一)“以种适地”模式
“以种适地”模式主要通过培育耐盐碱地的作物品种适应现有盐碱地的土壤资源。耐盐碱作物培育过程需要经历6个步骤,如筛选耐盐碱种质量、盐碱处理试验、遗传改良、分子标记选择、田间试验和优选、品种推广等,其中,最关键的是遗传改良和优选。
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四大主粮作物耐盐碱能力较弱,开发的耐盐碱品种主要种在低度盐碱地。研究表明,水稻的四倍体野生稻、野生海水稻、野生大豆等有较强的耐盐能力,但是,到推广还有距离。近来,河北、山东、东北等地持续开展种质资源攻关,如黑龙江省在耐盐碱大豆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黑农531”大豆品种表现优。
据全国土壤调查统计,我国目前拥有盐碱地耕地1.14亿亩。按照治理后的盐碱地亩均增产200斤计算,1.14亿亩盐碱地耕地年均可增产228亿斤,约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5%,对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