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农药诸如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使用是不可缺少的。尽管土壤具备降解有机和无机废物的功能,但是如果农药以及其它有毒物质等在土壤中的残留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就会形成土壤污染,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一、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危害
1、对农作物的影晌:土壤中残留的农药会通过植物的根系活动逐渐转移至植物体中,使得植物体内不断积累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的质量,造成农业经济效益下降,影响农民收入。
2、对土壤生物的影响:很多农药会毒杀土壤中的生物,如蚯蚓,等。蚯蚓是一种重要的土壤有利生物,可以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并能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是部分高毒农药会杀死蚯蚓。
3、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的农药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不同,同一种农药对不同种微生物类群的影响也不同,但总的来讲,农药可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群。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不管是有益微生物还是有害微生物,均被其杀灭或者是抑制生长,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
5、对环境的影响: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可能污染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介质,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二、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处理措施
1、土壤改良:通过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来减少农药残留的存在。常用的改良措施包括添加有机物质,调整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通透性等。
2、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来降解农药残留。例如,通过添加特定的细菌、真菌或植物来分解农药分子,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3、栽培管理:采用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来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留。这包括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溉、采用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农药残留问题。
4、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避免农药随降雨等途径流失到地下水或表层水体中。采取合理的田间排水系统、梯田建设、沟渠覆盖等措施,有效减少农药的迁移和流失。
5、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的农药残留监测和管理体系,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农药残留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对农药使用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意识和水平,减少农药的滥用和误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农药具有不同的毒性和环境行为特点,因此处理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另外,农药残留的治理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