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提高土壤通透性,培育富饶大地
2024-08-14   来源:   

提高土壤通透性,培育富饶大地

土壤通透性指的是土壤允许空气和水分在其中自由流通的能力。

具体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土壤的透气性,即空气在土壤孔隙中交换和流通的程度,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至关重要;二是土壤的透水性,即水分能够顺利渗透和排出土壤的性能,良好的透水性有助于避免土壤积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土壤通透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土壤结构(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等)、土壤孔隙大小和分布、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等。具有良好通透性的土壤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和供应,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对于植物生长:

1.气体交换:有助于氧气进入土壤,供根系呼吸,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保证根系正常的呼吸作用和能量供应。

2.水分渗透:促进水分的均匀渗透和保持,避免积水导致根系缺氧和病害发生。

3.养分吸收:使根系更容易接触和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对于土壤生态:

1.微生物活动:为土壤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促进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作用,维持土壤的肥力。

2.土壤结构稳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如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抗侵蚀和抗压实能力。

影响土壤通透性的因素包括土壤质地(如砂土、壤土、黏土)、土壤结构(团粒结构、块状结构等)、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耕作管理方式等。

提高土壤通透性的方法:

1.合理深耕:通过深耕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作层的深度,改善土壤孔隙状况,增强土壤通气透水性能。

2.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中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从而增强通透性。

3.种植绿肥:绿肥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疏松土壤,其根系和残体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通透性。

4.中耕松土:在作物生长期间适时进行中耕,破除土壤表层的板结,增加土壤通气性。

5.合理灌溉:避免大水漫灌,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控制土壤水分,防止土壤过湿导致通透性下降。

6.土壤改良剂:使用合适的土壤改良剂,如石膏、石灰等,改善土壤质地,提高通透性。

7.轮作休耕:实行轮作制度,让土壤有休养生息的机会,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土壤通透性。

8.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通透性。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13048-1.html

标签:土壤 通透性 有机质

上一篇:土壤障碍是怎么产生的?有什么方法可以治愈?
下一篇:重新认识土壤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