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
2024-08-12   来源:网络   

土壤质地和肥力的关系

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常常是决定土壤水、肥、气、热的重要因素。

1.砂质土

以砂土为代表,也包括缺少黏粒的其他轻质土壤(粗骨土、砂壤),它们都有一个松散的土壤固相骨架,砂粒很多而黏粒很少,粒间孔隙大,降水和灌溉水容易渗人,内部排水快,但蓄水最少而蒸发失水强烈,水汽由大孔隙扩散至土表而丢失。砂质土的毛管较粗,毛管水上升高度小,如地下水位较低,则不能依靠地下水通过毛管上升作用来回润表土,所以抗早力弱。只有在河滩地上,地下水位接近土表,砂质土才不致受旱。因此,砂质土在利用管理上要注意选择种植耐早品种,保证水源供应,及时进行小定额灌溉,要防止漏水漏肥,采用土表覆盖以减少土表水分蒸发。

砂质土的养分少,又因缺少黏粒和有机质而保肥性弱,人畜粪尿和硫酸铵等速效肥料易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砂质土上施用速效肥料往往肥效猛而不长久,前劲大而后劲不足,农民称为“少施肥、一把草,多施肥、立即倒”。所以,砂质土上要强调增施有机肥,适时施追肥,并掌握勤浇薄施的原则。砂质土含水少,热容量比黏质土小,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散热降温也快,因而昼夜温差大,对块茎、块根作物的生长有利。早春时砂质土的温度上升较快,称为“暖土”,在晚秋和冬季,一遇寒潮则砂质土的温度就迅速下降。由于砂质土的通气好,好气微生物活动强烈,有机质迅速分解并释放出养分,使农作物早发,但有机质累积难而其含量常较低。砂质土体虽松散,但有的(如细砂和粗粉质砂壤)在泡水耕耙后易结板闭结,农民称为“闭砂”。因为这些土壤中细砂粒和粗粉粒含量特别高,黏粒和有机质很少。不能黏结成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大小均匀而较粗的单粒在水中迅速沉降并排列整齐紧密,呈现汀浆板结性。这种质地的水田在插秧时要边耕边插,混水插秧,但因土粒沉实,稻苗发棵难、分少。

2.黏质土

包括黏土和黏壤(重壤)等质地黏重的土壤,而其中以重黏土和钠质黏土(碱化黏土、碱土)的黏韧性表现最为明显。此类土壤的细粒(尤其是黏粒)含量高而粗粒(砂粒、粗粉粒)含量极少,常呈紧实黏结的固相骨架。粒间孔隙数目比砂质土多但甚为狭小,有大量非活性孔(被束缚水占据的孔隙)阻止毛管水移动,雨水和灌溉水难以下渗而排水困难,易在犁底层或黏粒积聚层形成上层滞水,影响植物根系下伸。所以,采用深沟、密沟、高畦或通过深耕和开深线沟破坏紧实的心土层以及采用暗管和暗沟排水等以避免或减轻涝害。

黏质土含矿质养分(尤其是钾、钙等盐基离子)丰富,而且有机质含量较高。它们对带正电荷的离子态养分(如NHt、K+、Ca?+)有强大的吸附能力,使其不致被雨水和灌溉水淋洗损失。黏质土的孔细往往被水占据,通气不畅,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腐殖质与黏粒结合紧密而难以分解,因而容易积累。所以,黏质土的保肥能力强,氮素等养分含量比砂质土中要多得多,但“死水”(植物不能利用的束缚水)容积和难效养分也多。

黏质土蓄水多,热容量大,昼夜温度变幅较小。在早春,水分饱和的黏质土(尤其是有机质含量高的黏质土),土温上升慢,农民称之为“冷土”。反之,在受短期寒潮侵袭时,黏质土降温也较慢,作物受冻害较轻。

缺少有机质的黏土,往往黏结成大土块,俗称大泥土,其中有机质特别缺乏者,称死泥土。这种土壤的耕性特别差,干时硬结,湿时泥泞,对肥料的反应呆滞,即所谓“少施不应,多施勿灵”。黏质土的犁耕阻力大,所以也叫“重土”,它干后龟裂,易损伤植物根系。对于这类土壤,要增施有机肥,注意排水,选择在适宜含水量条件下精耕细作,以改善结构性和耕性。此外,由于黏土的湿胀干缩剧烈,常造成土地裂缝和建筑物倒塌。

3.壤质土

它兼有砂质土和黏质土的优点,是较为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适种的作物种类多。不过,以粗粉粒占优势(60%~80%)而又缺乏有机质的壤质土为主,即粗粉壤,汀板性强,不利于幼苗扎根和发育。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13041-1.html

标签:土壤 质地 肥力

上一篇:破解土壤板结,这些方法简便易行!
下一篇: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