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盐碱地治理主要路径→
2024-05-17   来源:农民日报   

盐碱地治理主要路径→

盐碱地是我国耕地提质、增效、扩容的重要战略后备资源,是我国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那么,何为盐碱地,我国盐碱地的分布情况如何,我们该如何治理盐碱地,怎么样向盐碱地要粮食?对此,我们开设三期盐碱地科普专栏,以飨读者。

主要改良措施

目前,国内外各种盐碱地改良措施可归为四类。

一是工程措施,包括建设灌排渠系(明沟、暗管、竖井)、平整土地、掺沙降容等。通过完善灌排体系,淋洗和排除土壤盐碱,科学调控地下水位,是治理盐碱地的根本途径。

二是农艺措施,包括合理灌溉、深松深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解决盐碱地有机质含量低、质地黏重、土壤板结等问题,调节土壤水肥气热,逐步提升土壤肥力,增强土地生产能力。

三是化学措施,是指向土壤中添加化学改良物料,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洗盐排盐效率,促进作物生长。

四是生物措施,包括种植盐生植物、耐盐绿肥和饲草,施加土壤有益微生物,以渔降盐治碱等,加速耕层熟化,促进脱盐改良。

工作路径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推向深入。

一是摸清底数、搞好规划。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尽快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底数。加快编制盐碱耕地治理专项实施方案,针对东北苏打盐碱区、西北绿洲盐碱区、黄河中上游灌区盐碱区、滨海盐碱区、黄淮海平原盐碱区五大类型区,明确目标任务、分区治理重点和保障措施。

二是加快治理、抓好试点。结合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分区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和耕地盐碱化防治。扩大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范围,探索不同地区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有效路径。

三是强化攻关、“以种适地”。聚焦农艺抑盐、工程排盐、节灌控盐、生物治盐等方向,推进技术创新。“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培育和推广耐盐碱新品种。

四是突出特色、拉长链条。落实大农业观、大食物观,选准特色产业,加快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12823-1.html

标签:盐碱地 耕地

上一篇:土壤改良不是那么容易!花了钱把地还改得越来越糟糕!
下一篇:农业人必看、必知的土壤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