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土壤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二、土壤盐渍化的程度
一般将土壤含盐总量大于0.3%的现象称为土壤盐渍化。
三、土壤盐渍化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水分蒸发后,盐分在土壤表层累积。
②地势低洼,水向低洼处汇集的过程中携带大量盐分到低洼处,水分蒸发后,盐分遗留积累。
低洼地区地下水埋深浅,蒸发剧烈,土壤易积盐。
③受地下水与地面水的双重影响,主要是由于一定矿化度的地下水上升引起积盐,同时地面水补给地下水,又侧向运动引起积盐。
④沿海地区因海水侵蚀,在蒸发的作用下引起地下水矿化度增高和土壤表层强烈积盐。
⑤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长着草甸植物和荒漠的植物,通过根系从底层吸收水分和盐分后,其残骸被分解而形成的钙盐和钠盐返回土壤中。
2.人为原因
(1)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或只灌不排,地下水位很快上升而积盐。
(2)随意排污,高浓度废水造成土壤表层积盐。
(3)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围垦养殖导致海水倒灌。
盐碱地的成因"其实就是三个字:高、大、上。""高"是指地下水位高,较高的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中的盐分随水位的上升,在土壤中聚集;"大"是指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量大,促进地下水中的盐分向上运动和累积;"上"是指有盐分向上积聚,致使土壤含盐量增加,最终达到一定浓度,形成盐碱地。
四、土壤盐渍化的分类
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土壤盐渍化可分为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
①原生盐渍化:由自然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土壤盐渍化。
②次生盐渍化: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引起的区域水盐失调,所导致的土壤表层不断积盐的过程。
五、土壤盐渍化的分布
全球盐渍土壤面积逾8.33亿公顷,其中大多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自然干旱或半干旱地带。
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及滨海地区。
六、盐碱对植物的危害
①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②不利于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土壤板结致使作物根部缺氧,导致根系活力下降;坚硬的土壤也阻碍根系生长;
③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土壤中盐分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伤害植物组织
七、土壤盐渍化的改良措施
水利: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加强用水管理,严禁过度开采地下水,控制地下水水位,通过灌水冲洗、引洪放淤等,不断淋洗土壤中的盐分。引淡淋盐,井灌井排
种植:通过种植一些杂草或耐盐性强的作物,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以此可缓解土壤中盐分上升。
深耕:让土壤通风透气,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抑制盐渍化继续加重。
化学技术:施用化学改良剂,通过酸碱中和,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抑制盐渍化的发生。
农田覆盖:抑制蒸发返盐﹣﹣选择适当覆盖物(光解地膜、作物秸秆等)覆盖地表,抑制蒸发返盐。
鱼塘——台田模式:降低地下水位——低洼地区挖泥成塘、堆泥成田,通过提高台田高度降低地下水位,可抑制蒸发返盐;又利于雨季时台田雨水下渗淋盐,使土壤脱盐。
增施有机肥:盐碱地一般有低温、土瘦、结构差的特点。有机肥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腐殖质可促进土壤形成团粒结构,使孔度增加,提高土壤疏松度,增强透水性,利于盐分淋洗和抑制返盐;腐殖质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腐殖酸钠还能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盐能力。
合理施用化肥(中性和酸性肥料):化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的耐盐力;化肥可改变土壤组成,抑制盐类对植物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