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果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素问题,有些可以通过追施肥料快速缓解,但是,也有很多果园,明明使用了大量肥料,却还是有缺素症状出现,甚至更严重。
土壤盐渍化造成的缺镁
其实,表观的缺素并不代表土壤中所含的养分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的土壤中,盐基离子几乎饱和甚至析出,各种离子之间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互为影响有效性,这就是土壤的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造成的缺硼
种植者对盐渍化认知不足,忽略了对盐渍化的控制和土壤改良,甚至把盐渍化危害症状表现判断为单纯缺素症,不知疏导和控制,而是一味地补充,结果是越补越缺。
更有甚者,用一种肥料去调节另一种肥料造成的伤害,结果是伤口撒盐、雪上加霜,共同伤害。
土壤盐渍化造成的缺锌
土壤盐渍化在土壤上外在表现形式,是绿色青苔、红苔和白化。
这中间有个发展过程。青苔植物作为土壤酸碱指示物早已为广大种植者所熟知,特别是像生长着白发藓、大金发藓的土壤是酸性的土壤;生长着墙藓的土壤是碱性土壤。
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加重,盐渍化土壤表层颜色也有轻微的绿色变成墨绿色,再由墨绿色转化成红色,红色到白色,表层土壤结痂,翘起,毫无生机。
盐渍化造成的根系死亡
土壤盐渍化使作物根系对营养和水分吸收受到抑制,使树势衰弱,生长受到抑制,抗性严重下降,病害频繁发生。
对于盐渍化土壤的危害治理,首先种植者本身要从思想上充分重视起来,加深认识。
土壤的承载力有限,有时候投入跟产出不一定成正比,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土壤盐渍化是个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时候,恶果都是人的错,不一定都是产品的错,好的产品还要好的使用方法。
土壤盐渍造成的叶片畸形黄化
对于已经形成盐渍化的土壤,从技术上来讲,要经历几个步骤:一清、二耕、三调、四养。
一、清
清除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等有害物质,使之与土壤分离,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减轻无机盐离子对土壤中根系的危害。
这是个治标的过程,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害物质残旧在土壤,其他措施发挥效用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具体操作上,用大水漫灌的方法溶解析出盐分,再将水分排出地块以外,这个过程是个反复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保证植株不受害的前提下,可以反复多次,如果土壤表层盐渍化较重,可以先清除,再浇水。
这个措施同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比如增加土壤和空气湿度,使病虫害发生几率大大增加,反复浇水也造成了根系危害。
但是凡事权衡利弊,有得有失,大水过后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喷施保护剂;也可在种植设计之初,采取高垄种植,安装喷淋系统。
二、耕
耕作能使土壤盐渍化受到抑制。深耕深翻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通风透气,加强土壤与外界的热量和空气交换能力,活化土壤利于根系的发生发展。
翻耕可把表层土壤中的毛细管切断,土壤毛细管阻断能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表面盐渍化。
三、调
在治理土壤盐渍化的方法上,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是种植者普遍认知的治理办法,且不说土壤的体量那么大,即使是真有哪个行得通的办法,对土壤也未必是个好事,况且还有人工和物资成本。
所以,增施有机肥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个治本的过程,能够达到显著的长期效应。
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适量增施进口微生物菌剂。因为微生物菌剂能使有机肥及早达到功效,有机肥经微生物细菌分解、转化形成腐殖质,能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并可和碳酸钠作用形成腐殖酸钠,降低土壤碱性。
腐殖质还可以促进团粒结构形成,从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强,有利于盐分淋洗,抑制盐渍化发展。
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比如青贮秸秆)产生大量有机酸,一方面可以中和土壤碱性,另一方面可加速养分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四、养
以上的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实质上也是个养土养根的过程,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农事操作对于土壤盐渍化的改良也有很大的帮助。
1
地面种植豆科类牧草和作物,耐盐渍化土壤;
2
种植黑麦草能缓解土壤盐分上升;
3
地面覆盖秸秆能缓解水分蒸发;
4
蚯蚓立体养殖,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变土壤透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