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每隔一段时间,笔者都与远在美国的一位老朋友,就保护性耕作进行一些交流,这似乎己经成为我们俩人约定俗成的一件事,每次都有不少收获和启示。
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恢复高考,八十年代初第一批赴美国留学的研究生,己是在美国生活、工作30多年的美籍华人。最初,这位先生在中美两国之间开展工程机械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而后,又进入美国国际十方公司,从而转入农机领域。美国国际十方公司几乎代理过美国诸如满胜、海吉、大平原等大多知名品牌农机具,鲜食玉米、辣椒收获机等国内短板的农机,不少机种都是十方最先引进。
多年来这位先生基于对美国农业的深入了解,在往返中美之间,看到了中美两国农业的巨大差距,尤其是在保护培育土壤方面的理念和耕作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前些天晚上,他与我又交流了这样3个来自美国农场通过坚持多年实施保护性耕作,既保育土壤,又稳定增产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第一个故事
一位美国农场主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的俾斯麦可镇附近,相当于黑龙江偏北地区的纬度。他的农场年降雨量为400毫米,全年无霜期120天.
1991年他从岳父那里接手农场时,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是1.7%-1.9%。1993年开始免耕,以后又分阶段添加了畜牧和覆盖植物的循环,进一步拓展可持续农作系统,最终实现土壤修复,玉米获得比本县平均单产高出25%的产量。2008年开始完全不用任何化肥。现在农地的品质大为改善,有机质含量增长到6%。他认为"恢复土壤活力是对应老天的保险政策条款"。
美国的研究表明,以地表15厘米耕层为例,每1%的土壤有机质可以增加蓄水能力76立方。该农场的土壤具有强大的持水能力,即使一年没有雨,仍然可以获得不错的产量。
该农场(最后一行)与其他农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对比图
第二个故事
在美国东部,一个农场同一块林地,一半开耕作了农田。经过17年的农作,有机质降到1.6%(下图右).另一半林地里的土样是4.3%。如下图(左)所示。
同一块土地林地(左)与耕地(右)有机质对比
第三个故事
美国农业界还有一种观点,就是秸秆在地表覆盖分解对提高腐殖质含量的贡献比翻埋要大得多。美国堪萨斯一年轻农民,于2012年在同一块地上,用一半的面积进行秸杆复盖式的保护性耕作。3年后,有机质含量明显比未用秸秆覆盖的耕地高很多。
3年后,秸秆覆盖式(左)与未覆盖(右)耕地土壤对比
几点感悟
我们千百年老祖宗精耕细作的方法,从某程度上讲无可非厚,但是农作物赖于生长的主要元素——土壤有机质在过度耕作下不断减少和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也同样发生这样的情况。然而,他们的农场主对此认识得比我们早、比我们深、比我们行动快。他们选择了放弃转变铧式犁耕作方式,转向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方式。
笔者曾在一个美国人所著的资料上看到,一个美国农场主的夫人曾在美国政府机构召开的座谈会上,深入浅出地表述他们家庭对保护性耕作的认识和感受。她说:“保护性耕作在农场的应用,就相当于当年电对农场的生产与生活带来的变化一样重要。"这是多么深刻的认识呀。
而我们农机手、农民,也认为保护性耕作好处多,但在有其它利益吸引时,有个别人就动摇、放弃了。比如面对翻地作业补贴这种眼前的诱惑,就把连续几年坚持实施秸秆覆盖地块翻了,美其名曰,地硬了翻一下,实际上一念之差,就打碎和割断了这个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的事情的连续性。由于我们的短视,我们还要从头再来。
希望我们的政策更加坚定不移地支持推广保护性耕作;祝愿有更多的保护性耕作的梦想与坚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