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作物产量的高低、收成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田土壤的肥力。一旦土壤结构、土壤耕作层遭到破坏,土壤质量恶化,作物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仅难以获得高产,而且会降低耕地的使用寿命。只有重视土壤的保护和改良,避免土壤恶化,作物才能高产高效。那么,常见的农田土壤问题有哪些呢?
耕作层变浅
时至今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还有相当部分农户采用耕牛犁耙耕地,或用马力小的机械耕作,由于长期不进行深耕深松,大部分耕地土壤耕作层较浅,由过去的20~30cm变为15cm左右,加上降雨和灌水沉实等原因,“犁底层”上移及加厚,阻隔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上下输送,影响作物根系向下生长,土壤保水能力差,抗旱力下降,且土壤有效养分(有机质含量)状况趋于恶化。
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在农田中,长期缺少农家肥、有机肥的使用,秸秆换田很少进行。一方面,农家肥施用少或不施,不进行秸秆还田(相当多的人还焚烧秸秆),不种植绿肥,使土壤有机质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另一方面大量施用化学肥料,超出土壤负荷高产,频繁的表土耕作,加剧土壤碳的消耗,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减少引发土壤结构破坏和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理化和生物性质恶化,土壤酸化和次生盐碱化,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土壤净化能力减退等。
土壤结构破坏、板结严重
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少,不合理的耕作模式和灌溉方式,化肥施用过多,土壤酸化及盐渍化严重,大大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难于耕作。土壤板结使土壤能量和物质平衡遭到破坏,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失调,最终影响到土壤—植物系统物质转化及能量交换,造成某些生理活动和生命代谢紊乱。
土壤趋于酸化
土壤酸化主要是因为过度使用化学氮肥和生理酸性肥料所致。其中加剧土壤中酸性物质累积,让土壤过度酸化。那土壤酸化会让土壤养分流失,其中有害的重金属活化,有害微生物增加,从而导致土壤病害泛滥和贫瘠化。
土壤次生盐碱化
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追求高产量,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使得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累积,尤其是硝酸盐类物质过度累积。这些盐分会随着土壤水分蒸发不断积聚到地表面,导致土壤表层次生盐碱化,土壤结构性变差,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和功能遭到破坏,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养分吸收少,作物生长不良,甚至出现营养障碍或死亡。
土壤氮磷钾元素比例失调,微量元素缺乏
农民在种植作物的时候,绝大多数缺乏专业农业科学知识。在施肥中不按比例使用,将氮磷肥超量使用,导致土壤中钾元素匮乏。这种长期不给土壤施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做法,让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枯竭。带来的氮磷钾比例失调,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比例失衡。
农田的土壤污染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残留的污染,还有没有专业处理的有机肥污染。将长期残留在土壤中,倘若超出土壤自净能力则会“溢出”。危害农田土壤的环境。破坏土壤生态环境,造成土壤中有益生物、微生物大量死亡。让土壤中生物种群减少,理化生物性质恶化。可以想象到土壤活性降低,功能减弱。
农作物连作造成土壤病
每年耕种同种作物,不实行轮作栽培,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上种植同种或同科作物,因为作物根系分泌物和残留物基本相同,病原生物在土壤中积累过多,导致土壤成为有病土壤。多年连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因连续被吸收而减少,但有的元素在土壤中过剩,致使土壤营养失去平衡。另外,由于土壤有益微生物群落遭到破坏,土壤对有害微生物抑制能力下降,使得有害微生物增多,有益微生物减少,生物性逐渐恶化。
土壤侵蚀
农村耕地中,土壤的侵蚀主要表现在水蚀、风蚀、耕蚀。多数导致这些现象的是因为过度开垦种植导致的。山坡被修整为农田,其中部分坡度在15度以上的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对开垦后的农田,没有实施有效的保护手段。随意的耕种开垦,不仅造成严重的耕蚀还加剧了严重的风蚀和水蚀。长年累月,土壤过度沙化,保水保肥能力降低。
设施农业土壤综合障碍病
设施栽培是在全年封闭或者季节性封闭环境下实施的,这种高度集约化、高复种指数、高肥料投入、高农药用量、高强度高频度的人为活动。让土壤长期处在高温高湿环境。反复耕种踩踏,土壤健康状态急剧恶化。大致在种植2-3年的时候,土壤就会出现养分失衡,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碱化,土壤有害物质积累,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功能性退化等。
土壤得病,作物生长受害。对于已经出现问题或土质较差的土壤来说,不论是土壤改良,还是修复调整,不仅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还要把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多方面手段综合起来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已经得病或者原生条件比较差的土壤,逐步被改造成适合作物生长发育的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