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碱度,又称“土壤反应”。它是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指数(hydrogenionconcentration),以pH表示。
土壤酸碱性是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土壤养分有效性大小与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关系密切;中性土壤养分有效性最高,对肥料利用率最大。
▼PH色别表
强度反应:4.5酸性极强;4.5-5.5强酸性;5.5-6.5酸性;6.5-7.5中性;7.5-8.5碱性;8.5-9.5强碱性;9.5碱性极强。
一、土壤酸碱性鉴别
1、土源判断
山林中的土壤,沟壑的腐殖土,一般是黑色或者褐色的土壤,比较疏松,肥沃,通透性好,是非常好的酸性腐殖土。如:松针腐殖土,草炭腐殖土等。
2、地表植物判断
在采集土样时,可以观察一下地表生长的植物,一般生长松树、杉类植物、杜鹃的土壤多为酸性土;而生长谷子、高梁、卤蓬等地段的土多为碱性土壤。
3、土壤颜色
酸性土壤一般颜色较深,多为黑褐色,而碱性土壤颜色多呈白、黄等浅色。有些盐碱地区,土表经常有一层白色的盐碱。
4、通过手感判断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
酸性土壤握在手中一般是软软的,松开后土壤容易散开,不易结块;碱性土壤握在手中感觉挺硬实,松手以后容易结块而不散开。
5、浇水后的状态
酸性土壤浇水以后下渗较快,不冒白泡,水面较浑;碱性土壤浇水后,下渗较慢,水面冒白泡,起白沫,有时表面还有一层白色的碱性物质。
6、质地判断
酸性土壤质地疏松,透气透水性强;碱性土壤质地坚硬,容易板结成块,土壤容易板结。
7、PH试纸判断
将土样少许放入蒸馏水中,溶解一会,将pH试纸条放入其中静置2秒,然后取出与比色卡对照。pH>7,则为碱性土壤,pH<7,则为酸性土壤。
二、对作物的影响
PH值高低,对作物影响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直接影响在于根系环境中PH值过高或过低会伤害作物的根系,作物有最适宜的PH值范围。间接影响表现在影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可能会使营养元素的有效性降低乃至失效。
盐碱土中由于积累了比较多的盐分,使得土壤溶液的“水势”大大降低,植物的根系吸收水分困难。植物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就会死亡。在盐碱土中,往往是某一种盐分(例如氯化钠)太多,会使植物受害,这叫做“单盐毒害”作用。
酸性土壤上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养分有效性低,而且所涉及的养分种类也比较多。例如酸性土壤普遍缺氮、磷和钾;很多土壤缺钙和镁;有些土壤缺钼。这些养分的缺乏主要是由酸性土壤组成的特性及气候特点所决定的。酸性土壤中铁、铝活性高,与磷形成难溶性的铁磷和铝磷,甚至有效性更低的闭蓄态磷,使土壤磷和施入土壤中的肥料磷绝大部分转化为固定态磷,致使绝大多绝大多数酸性土壤严重缺磷。
三、对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1、在正常范围内,植物对土壤酸碱性敏感的原因,是由于土壤pH值影响土壤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影响各种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
(1)氮在PH6-8时有效性较高,是由于在小于6时,固氮菌活动降低,而大于8时,硝化作用受到抑制。
(2)磷在PH6.5-7.5时有效性较高,由于在小于6.5时,易形成磷酸铁、磷酸铝,有效性降低,在高于7.5时,则易形成磷酸二氢钙。
(3)酸性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钾、钙、镁容易流失,导致这些元素缺乏。在PH高于8.5时,土壤钠离子增加,钙、镁离子被取代形成碳酸盐沉淀,因此钙、镁的有效性在PH6-8时最好。
(4)铁、锰、铜、锌、钴五种微量元素在酸性土壤中因可溶而有效性高;钼酸盐不溶于酸而溶于碱,在酸性土壤中易缺乏;硼酸盐在PH5-7.5时有效性较好。
四、对肥力的影响
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南方湿润多雨,土壤多呈酸性,北方干旱少雨,土壤多呈碱性。土壤偏(过)酸性或偏(过)碱性,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各种作物生长发育。
不利于土壤的良性发育,破坏土壤结构。强酸性土壤和强碱性土壤中H+和Na+较多,缺少Ca2+,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不利于作物生长。
不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微生物一般最适宜的PH值是6.5-7.5之间的中性范围。过酸或过碱都会严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一般作物在中性或近中性土壤生长最适宜。甜菜、紫苜蓿、红三叶不适宜酸性土;茶叶要求强酸性和酸性土,中性土壤不适宜生长。
易产生各种有毒害物质。土壤过酸容易产生游离态的Al3+和有机酸,直接危害作物。碱性土壤中可溶盐分达一定数量后,会直接影响作物的发芽和正常生长。含碳酸钠较多的碱化土壤,对作物更有毒害作用。
总结土壤质地与植物的生长关系十分密切,土壤的酸性或碱性过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的根系生长,从而影响到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研究土壤酸碱性与植物的关系,加快土壤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