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酸性土壤酸化加重的原因
1.1使用酸性化肥
尿素施酸性化肥。我国化肥结构明显不合理。尿素占化肥总用量的50%。尿素来自每·煤炭、石油提取,是酸性肥料,易溶于水,其中1/3挥发进入大气,1/3进入进入环境,污染水源,1/3快速被作物吸收,在作物体内迅速生成亚硝酸,很难排出体外,长期留在作物体内,抑制矿物质营养的吸收,首先抑制磷、镁、钙、铁、锌等光合作用获得的促进剂的吸收,抑制光合作用。表现症状为叶浓绿,是中毒的症状。
北方在5、6月受温度影响,没有光合作用,作物不能合成葡萄糖,同时不能为微生物提供营养,导致微生物不能快速繁殖和分解土壤中不溶于水的化肥变成被作物吸收的无机态物质,作物生长缓慢,人为干预,常采用多施尿素,导致氮磷钾严重失去平衡。但过多会抑制钾、铜、硼的吸收。
日本韩国每亩施尿素不超过5公斤。农垦水稻研究所,每亩施尿素超过12公斤水稻倒伏。垦区水稻平均每亩是尿素22.5公斤。因为尿素生产成本低,市场上买的便宜,在低温年常出现水稻没有花粉而绝产。
1.2秸秆粉碎直接深翻还田加重土壤酸化
1973~19975年,垦区进行了三年秸秆深翻还田试验,无法控制水分,导致无氧发酵,作物烂根,病害发生严重加重而失败。
1990年代,垦区三江分局认为有了粉碎机,大马力拖拉机,开始将水稻秸秆粉碎,深翻搅浆还田,最初每年7月上旬开始发生水稻心叶不长,抑制分蘖,根受抑制,多起误认为除草剂药害。我做过多次调查,不施除草剂药害,是秸秆还田无氧发酵产生有害气体造成的。
2005年7月上旬垦区三江分局发现几百亩水稻,因秸秆还田引起水臭,不分蘖,植株矮小在建三江局东边。当时准备第二天开现场会,我路过检查发现水稻不分孽,不扎根,水稻田有臭味,当时举行放水晒田,另着地做现场。
2007年垦区三江分局有几十万亩水稻发生此问题,怀疑除草剂药害,经请专家鉴定,是秸秆直接还田无氧发酵造成的。2023年华北地区冬麦田大面积叶黄等问题,秸秆直接还田是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免耕田,秸秆放在地表,降雨量每年1500毫米,每个月降雨均衡,温度比我国东北高,自然有氧发酵,不臭。我国东北华北降雨量不足,秸秆翻入地下,无法控制水分,容易转入无氧发酵,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加重土壤酸化。
2.磷钾肥施肥方法问题
还一个问题,主要元素氮磷钾,特点是氮容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性强,施到土壤任何部位都可被吸收。磷钾肥是惰性元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差,磷只能被根尖吸收,钾只能被根的下半部吸收,磷钾肥必须深施到15厘米以下才能发挥肥效。传统水稻施肥多在移栽前整地前,把化肥撒在地表,用旋耕机或耙混土,速度上不去,磷钾肥基本在地表,变现水稻田水绵成灾。低温年水稻大面积没有花粉,不结实,贪青晚熟,病害发生严重。
3.解决方法:
3.1秋季施化肥
秋季现地表撒化肥,秋整地、深翻深松,深耙地,秋施化肥,可使磷钾肥深施,此项技术至少可增产30%以上。参考资料我的卫星公众号【王险峰农业网】秋季整地、施肥、施除草剂是创新技术。这是垦区自1978年以来,积累抗灾减灾,促熟增产成果。
3.2预防或治理重金属方法。
重金属是酸性土壤,大量施尿素,酸到一定程度,土壤自动释放出。是很难治理,很难逆转的。这是个敏感话题,睡都不希望发生,问题严重到土壤变成癌症田,不说不传,掩耳盗铃不行,该发生的还是严发生。
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现有资源,秸秆、木屑、稻壳、小灌木、山柴、芦苇等,用酵素菌有氧发酵堆制有机肥,pH6.5,是植物的中性,这是最有效的方法。无论酸、碱土壤都是最有效的方法,同时是唯一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新途径,是创新开辟增加二氧化碳20~80%供给率,增产1~4倍,这是农耕文化,生态文明,土壤营养平衡循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秸秆有氧发酵堆制有机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有效途径,淘汰化肥农药,不用化验米味自然香,质量可与日本米争峰。
什么转基因,生物肥、氨基酸、秸秆粉碎深翻或原样返回土壤、什么腐植酸肥、碳肥、固碳等都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能增加二氧化碳的供给。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这样的有机肥就是梧桐树,土壤不缺微生物,土壤缺真正的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