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微生物转化土壤有机质的过程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最重要的,最积极的进程。微生物对不含氮的有机物生转化:不含氮的有机物主要指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糖类、纤维素、半纤维素、脂肪、木素等、简单糖类容易分解,而多糖类则较难分解;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脂肪等分解缓慢,木素最难分解,但在表性细菌的作用下可缓慢分解。
葡萄糖在好气条件下,在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微生物作用下,生成简单的有机酸(醋酸、草酸等)、醇类、酮类。这些中间物质在空气流通的土壤环境中继续氧化,最后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土壤碳水化合物分解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受不同类型微生物的作用,产生不同的分解过程。这种分解进程实质上是能量释放过程,这些能量是促进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基本动力,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一般来说,在嫌气条件下,各种碳水化合物分解形成还原性产物时释放出的能量,比在好气条件下所释放的能量要少得多,所产生的CH4、H2等还原物质对植物生长不利。
微生物对含氮的有机物转化
土壤中含氮有机物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蛋白质类型,如各种类型的蛋白质;二是非蛋白质型,如几丁质、尿素和叶绿素等。土壤中含氮的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分解为无机态氮(NH4+?/FONT>N和NO3-—N)
①水解过程
蛋白质在微生物所分泌的蛋白质水解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为简单的氨基酸类含氮化合物。蛋白质水解蛋白质消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②氨化过程
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在多种微生物及其分泌酶的作用下,产生氨的过程。氨化过程在好气、嫌气条件下均可进行,只是不同种类微生物的作用不同。
③硝化过程
在通气良好的情况下,氨化作用产生的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经过亚硝酸的中间阶段,进一步氧化成硝酸,这个由氨经微生物作用氧化成硝酸的作用叫做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的作用称为亚硝化作用。
硝化过程是一个氧化过程,由于亚硝酸转化为硝酸的速度一般比氨转化为亚硝酸的速度快得多,因此土壤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在通常情况下是比较少的。亚硝化过程只有在通气不良或土壤中含有大量新鲜有机物及大量硝酸盐的发生,从林业生产上看,此过程有害,是降低土壤肥力的过程,因此应尽量避免。
④反硝化过程
硝态氮在土壤通气不良情况下,还原成气态氮(N2O和N2),这种生化反应称为反硝化作用。其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微生物对含磷有机物的转化
土壤中有机态的磷经微生物作用,分解为无机态可溶性物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土壤中表层有26%-50%是以有机磷状态存在,主要有核蛋白、核酸、磷脂、核素等、这些物质在多种腐生性微生物作用下,分解的最终产物为正磷酸及其盐类,可供植物吸收利用。
在嫌气条件下,很多嫌气性土壤微生物能引起磷酸还原作用,产生亚磷酸,并进一步还原成磷化氢。
微生物对含硫有机物的转化
土壤中含硫的有机化合物如含硫蛋白质、胱氨酸等,经微生物的腐解作用产生硫化氢。硫化氢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在硫细菌的作用下氧化成硫酸,并和土壤中的盐基离子生成硫酸盐,不仅消除硫化氢的毒害作用,而且能成为植物易吸收的硫素养分。
在土壤通气不良条件下,已经形成的硫酸盐也可以还原成硫化氢,即发生反硫化作用,造成硫素散失。当硫化氢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对植物根素有毒害作用,应尽量避免。
进入土壤的有机质是由不同种类的有机化合物组成,具有一定生物构造的有机整体。其在土壤中的分解和转化过程不同于单一有机化合物,表现为一个整体的动力学特点。植物残体中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大致含量范围是:可溶性有机化合物(糖分、氨基酸)5%?/FONT>10%,纤维素15%?/FONT>60%,半纤维素10%?/FONT>30%,蛋白质2%?/FONT>15%,木素5%?/FONT>30%。它们的含量差异对植物残体的分解和转化有很大影响。
据估计,进入土壤的有机残体经过一年降解后,2/3以上的有机质的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而损失,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质不到1/3,其中土壤微生物量占3%?/FONT>8%,多糖、多糖醛酸苷、有机酸等非腐殖质物质占3%?/FONT>8%,腐殖质占10%?/FONT>30%。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年残留量比其他地上部分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