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种植季节结束后
由于施用肥料、农药和各种农事操作
耕地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肥力
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确保下一年作物能够丰收
我们通常会在秋冬季
采取一些措施来修复土壤的肥力
土壤肥力的修复重点
1、透气性
(1)修复原因
如果土壤过于黏重,会导致有机质含量迅速下降,这种情况下土壤很容易出现板结现象。一旦土壤板结,作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都会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这很容易引发根部病害。尽管针对这些病害有很多应对手段,但很多方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不仅如此,因为土壤板结导致根系生长空间不足,作物的生长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导致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效率受到制约,最终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改良措施
在土壤改良过程中,可以采取混合一些大颗粒材料的方法,以提高土壤的孔隙度和通气性。这些材料的用量应根据土壤质地来进行合理评估。在选择这些材料时,应当注重其低成本、稳定且对土壤无害的特点。例如,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耐分解的植物源有机质、砂土等作为混合材料。
2、酸碱度
(1)修复原因
我国面临着土壤酸化严重的问题,这是由于化肥投入过量所导致的。作物生长适宜的酸碱度环境为6.5至6.8,然而许多土壤的酸碱度已经下降到6以下,甚至5以下。这种酸性环境严重制约了作物根系的生存,进而引发一系列作物病害,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
(2)改良措施
针对土壤酸化问题,可选用一些碱性土壤调理产品进行改善,如石灰、钙镁磷肥、草木灰等。反之,对于碱性土壤,可选择酸性物质进行改良,例如石膏、硫磺等。
3、盐分含量
(1)修复原因
土壤盐分过高,作物根系压力不平衡,导致作物无法吸收养分,还会失去水分,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种植的作物会死亡的原因。所以在秋冬季节,改良土壤肥力时需要特别关注土壤盐分问题。
(2)改良措施
在土壤盐分过高的情况下,应在完成土壤透气性和酸碱度改良后,进行一次水洗处理以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通过水洗的方法将过多的盐分冲刷至耕作层以下,实现对土壤盐分的有效控制。同时,在来年的施肥过程中,应采取精准施肥策略,避免过度投入肥料,以降低成本并保护土壤资源。
4、水肥的保持力
(1)修复原因
近年来,由于土壤中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不断降低,致使土壤保持水分和养分的综合能力有所下降,这导致我们的水肥利用率逐渐降低。为确保作物的养分供应,许多经济作物被迫采取频繁的大水大肥措施,但这不仅增加了种植成本,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对土壤肥力的破坏,形成了恶性循环。
(2)改良措施
应注重适量投入有机物质,避免过量,优选腐殖化程度较高的有机肥种类。不必过于关注总有机质含量和总养分。为土壤进行覆盖时,可利用枯枝落叶或覆盖作物,以达到有效保护土壤的目的。
5、微生物
(1)修复原因
土壤微生物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恢复土壤肥力、增强作物抗性以及提高农产品品质等。但由于土壤环境恶化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群的数量正在逐年减少。
(2)改良措施
在土壤生态环境基本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某些菌剂产品进行辅助,但更为关键的是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壤微生物。例如,减少杀菌剂的使用量,避免对微生物造成过多破坏;同时,还可以实施土壤覆盖保护,为微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土壤微生物种群将逐渐增多,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土壤中的重要作用。
6、养分储备量
(1)修复原因
作物收割后,土壤中的养分也随着作物生长而减少了。为了让下一季作物获得更好的生长和产量,我们需要给土壤补充养分。但补充多少养分以及如何补充,需要根据土壤自身的养分状况和作物的需求来确定。因此,若有条件可对土壤进行养分检测,然后根据检测数据来制定一个科学的底肥配方。
(2)改良措施
底肥的配方要根据土壤里养分储存量的数据,及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来制定。也可以选择缓效性肥料来补充土壤里的养分。需要注意的是,底肥使用的时候不用太注意土壤里速效养分的含量。因为土壤里的速效养分,经常都会因为水分的变化或者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化,其参考价值的时间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