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盐碱化(SoilSalinization、土壤盐碱化、土壤盐渍化、盐碱化)是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01分类
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
02形成条件
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03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或只灌不排);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围垦养殖导致的海水入侵。
04影响因素
气候、地形地貌、地下水、盐生植物(根深根茂、抗盐的芦草、冰草、花花秧、罗布麻、盐抓抓、盐琐锁、骆驼刺和红柳)等。
05影响危害
降低农作物产量,破坏生物多样性,河水、地下水、湿地咸化,盐度上升,水质恶化,影响生产生活用水,影响人类身体健康;附近表土盐碱化,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腐蚀各种建筑设备。
06治理措施
(1)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种稻、放淤、防渗等。
(2)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轮作、间种套种、等高播种、地膜覆盖。
(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碱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种草。
(4)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5)综合改良措施:干旱、半干旱区多使用淋洗脱盐、深翻松耕及广泛栽植耐盐植物等综合治理措施。
【案例】土地次生盐渍化
主要分布:华北和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①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浅;②气候干旱,蒸发量大;③地表土层疏松,涵养水源能力弱;④植被覆盖率低。
(2)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造成渗漏严重,地下水水位上升。
危害:①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增加,土地肥力下降;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