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中氮、磷、钾养分比例失调。
中微量元素在日常管理中,大部分农户不按比例施肥,往往只施大量的氮磷肥,导致缺钾。长期不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耗竭,土壤中氮、磷、钾大量失衡,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营养比例失衡。
2.农田土壤污染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造成的残留污染,以及连作和病虫害病原物污染。这些污染物进入或长期残留在土壤中,一旦过土壤的自净能力,会“溢出”,直接造成农田土壤的污染。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使土壤中的有益生物和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减少土壤生物种群,恶化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土壤活性下降,土壤功能变差。严重的污染者会使土壤失去生产能力和农业利用价值。
3.土壤有酸化的趋势。
土壤酸化主要是由于过量使用化学氮肥和生理酸性肥料,导致土壤中酸性物质增加,使土壤酸化。土壤酸化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壤中有害重金属活化,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增多,加速土壤贫瘠化和土传病害。
4.土壤次生盐渍化。
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积累,尤其是硝酸盐积累。这些盐聚集在地表,形成土壤表层盐碱化。它们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出现,阻碍养分吸收,并导致作物生长不良。严重时造成生理干旱、养分吸收障碍、土壤结构破坏,甚至盐害和死亡,失去农业利用价值。
5.作物连作引起的土壤病害
当土壤中连续种植一种或同一种作物时,由于连续吸收而缺乏作物所需的中、微量营养元素,一些相应的病菌可年复一年地繁殖并大量积累在土壤中,前一种作物根系的分泌物积累成有毒物质,形成病变土壤。
6.耕层变浅。
由于长期的机械耕翻和人工操作,大部分农田土壤较浅,此外,“犁底层”上移增厚,形成坚硬深厚的屏障层,阻碍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运动,阻碍作物根系的向下延伸。导致土壤蓄水量越来越少,抗旱能力下降。
7.土壤结构破坏和板结严重。
由于缺乏有机肥补充,不合理耕作和不合理灌溉,大量施用化肥,加剧了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导致土壤板结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