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是土壤,除无土栽培之外,土壤是所有作物生存繁殖都无法被替代的基础。
一旦土壤出了问题,作物生长势必受到抑制,对产量和质量都会造成影响,严重的作物会无法生存,因此土壤情况对种植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种植的过程中,肥料、农药的大量使用,很容易造成土壤出现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土壤出现板结。
从而造成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变小,水分的流动性变差,随之出现的是土壤养分流动变慢,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出现不平衡,对作物生长不利,同时板结的土壤本身也不利于根系的延伸,因此对于土壤出现板结一定要注意。
土壤出现板结有多种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就是土壤中养分严重不足。
一、主要原因
当出现此情况时,植物出于维持生存需要,一样会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甚至连土壤中存在的氮气和氧气等都进行吸收,从而使土壤本身的空气含量变少,自然会产生板结。
其次土壤长期水分过多,黏性加重,同样也能出现板结,同时,水分过多的土壤还会导致铁元素流失,进一步破坏土壤的元素平衡。还有一个导致土壤板结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过量施肥。
特别是长期使用化肥而又很少补充农家肥,有机肥,或者生物菌肥的地块,除了土壤容易板结之外,还很容易出现土壤酸化。而长期不松土的地块自然也会发生物理性板结。
二、防治方法
对于土壤出现板结,要根据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和进行预防。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施肥要均衡合理。土壤肥力主要是由腐殖质提供和转化的,腐殖质系统的平衡不但包含各种矿物质含量也包含分解转化这些矿物质元素的微生物菌群数量。
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会被吸收,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微生物菌群数量有明显的影响,两相结合,很容易造成土壤腐殖质的大量流失,自然会造成土壤板结。
而对于土壤来说补充腐殖质的最佳途径是尽可能地使用有机肥并补充微生物菌肥,如厩肥、圈肥、土杂肥等农家肥,以及生物肥料等,而这些肥料在目前的生产种植中受制于来源与成本以及操作的便捷性等因素,已经使用不多。
除了使用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能减少土壤板结之外,多增加微生物菌肥也能很好地缓解和预防土壤板结。
微生物菌可以分解消耗土壤中过剩的肥料,对于连作连种而导致土壤中出现的一些过多的致病菌细菌也能够起到抑制作用,对于降低土壤因为肥料堆积农药残留而导致的有害物质也有明显的效果,从而能改善土壤板结。
市面上目前的微生物菌肥种类也比较多,不同的微生物菌肥因为所含的主要有益菌群成分不一样,所以主要功能也有不同,需要种植户根据自身地块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切忌盲目施用,否则既造成肥料浪费调节治理效果不明显,还有可能因为新添加的微生物与土壤中原本存在的微生物共同作用而导致出现其他症状。
除了科学合理施用肥料能改善土壤板结情况之外,在传统种植经验中,一些农户还会采取就地取材的方式来改善土壤板结情况,那就是施行作物的秸秆还田。
本身秸秆作为一种十分优质的生态肥料,其富含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肥料,同时还含有纤维。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过腐烂发酵而被微生物分解利用,成为腐殖质,这对土壤的板结有很好地改善作用。其次,秸秆腐烂后是呈碱性的,这对改善土壤因为板结而酸化也有很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秸秆还田时要选择健康的,对于患病或感染虫害的秸秆不能还田,以免致病原进入土壤,对下一季种植的作物造成影响。对于秸秆还田,有些农户采取的是将其焚烧成草木灰后再与基肥补充配合使用,效果也可以。对于没有焚烧而直接还田的,需要注意用量以及均衡使用。
近年来,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步,一些生物防治措施也不断出现。其主要优点是绿色环保,对土壤不会造成二次损伤,也不会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同时效果为不错,尤其受到环保人士的认可。
对于土壤板结,以前农村经常会采取培养蚯蚓的方法进行治疗,其效果也非常不错。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除了能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之外,还能产生对作物生长有益的各种肥料和有益微生物,这对增加土壤肥力维护土壤微生物平衡是非常有好处的。
同时蚯蚓的排泄物还能对一些致病菌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所以对于一些土壤品质比较差又发生板结症状的,在进行其他改良措施的同时,可以适当施放一些蚯蚓,实施生物防治。
总之,土壤板结是种植中经常会遇到的土壤问题,特别是随着地膜等设施设备的使用,一些无法被土壤分解降解的塑料材料在老化后碎片混入土壤,也会导致土壤吸附集中而出现板结,在生产中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