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土壤本身是个生态系统,这一系统能否平衡与人类的耕作模式息息相关。要改变传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讲统筹、讲责任、讲科学,在此基础上构建农田质量建设管理制度体系。
日前,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
万物土中生,健康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两个“国之大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健康的土壤本身是个生态系统,系统平衡时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然而系统能否平衡与人类的耕作模式息息相关。因此,保护耕地质量需要转变耕作方式,持之以恒地推进。
由于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我国耕地质量堪忧,退化面积较大、污染面积不少、中低产田比例大,同时有机质含量低、补充耕地等级低、基础地力低。土壤侵蚀、酸化和盐碱化是当前耕地退化的三大主要现象,具体表现为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长江中下游、西南区、华南区土壤酸化,西北灌溉区、滨海区盐碱化。
对黑土区来说,当前黑土地退化问题十分严重。按照《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到2030年要实施黑土地保护面积2.5亿亩,基本覆盖主要黑土区。2015年以来,有关部门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1050万亩、保护性耕作面积4606万亩。目前,东北四省区耕地质量较5年前提升0.29等级。不过,已经实施综合性治理措施的黑土地面积占比较低,坡耕地水土流失仍较重,耕作层变薄和侵蚀问题依然突出,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趋势仍未扭转。
面对这样的形势,当务之急是改变传统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讲统筹、讲责任、讲科学,在此基础上构建农田质量建设管理制度体系。
耕地质量保护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要讲统筹。先天不足的农业资源禀赋、超多人口的粮食供给压力,使得我国耕地长期遭到超强度利用。在利用强度不可能短期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对耕地进行保护是个世界级难题。近年来,针对湖南重金属污染区和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开展的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个经验就是“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改变传统耕作模式,统筹化肥和农药、秸秆和籽实、种植和养殖,既保障重要农产品(5.690,-0.02,-0.35%)供给,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耕地质量保护是一项公益性工作,要讲责任。相比于数量而言,质量没有那么具体可见,守没守住数量红线容易判断,守没守好质量红线则难轻易作答。呛人的雾霾、变色的河水意味着大气和水污染的存在,而一般人很难从外表分辨出受污染和退化的土地。要将黑土地保护利用作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重要指标,以政府投入为主,带动社会和农民的投入。同时,“谁破坏谁治理、谁保护谁受益”的一般原则对耕地质量保护依然适用。应在动态监测耕地质量基础上,强化农民和经营主体保护黑土地的责任,以正向措施激励经营主体用好管好良田沃土。
耕地质量保护是一项长期性工作,要讲科学。黑土层数百年才能形成1厘米,养地也要多年才能显成效。吉林省梨树县与中国农业大学等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10多年,形成了“梨树模式”,但也不能说已解决了黑土地变薄的问题。目前,各地围绕工程、生物、农机、农艺等方向,探索出了一批治理模式。然而,耕地质量保护不只是土壤改良,更要提高土地长期的综合产能,要因地制宜实施、集成组装应用,把农业发展的动力从外部的大水大肥投入转到依靠自身地力上来,从而实现高产稳产,这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