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秘书长李光
粮食安全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已久,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向全球敲响警钟,首次提出“食物安全”问题。我国耕地仅占世界10%,人口却占世界的22%,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
粮食安全牵人心
粮食安全,分为量的安全和质的安全两方面。关于量的安全,我国粮食生产已经从1958年近2亿吨的产量,增长到目前持续多年的6亿吨产量,实现接近80%自给率。在此期间,我国人口也从6.6亿增长至将近14亿,换句话说,我国自产粮食拥有率,从1958年人均300公斤,提升到目前430公斤左右。考虑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增加,按照5斤粮食变换1斤肉的标准,形成当下供应肉的缺口。众所周知,粮食自给对外依存度的安全红线是17%,而我国对外依存度已达21%。考虑到今后人口数量增加,以及贸易总量进口,我国粮食在量的安全上依然任重道远。关于粮食质的安全提高,一定是以全社会文明程度相匹配,一定与当前商业利益的损失相匹配,一定与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相匹配,这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提高粮食质的安全性。
土壤安全拒绝非有效染色剂
粮食安全是一个综合性议题,土壤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需要聚焦的是土壤安全拒绝化肥非有效染色剂应用。首先应该将功能性染色剂有效成分,与非有效染色剂区分开。功能性染色剂作为肥料添加剂,具有一定营养性,比如说腐殖酸对作物是有异的,只是把肥料改成非黑色,应将其归类为本作化肥。功能性染色具有标志性作用,不同颜色利于区分不同配方,有利于区分是否添加微量元素,稀释时,颜色深浅也有利于对不同浓度一目了然,是制造高质量肥料的指示性标志。
从行业自律角度看,非有效染色剂不应提倡使用,肥料染色从最初的权宜之计,发展到现在已成为行业陋习,虽有利于销售,但对作物增产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提高农民用肥成本,还易引发耕地污染。肥料染色不该将食用色素对作物没有危害作为使用理由,至少在使用时埋下隐患,肥料造假的基本手段之一就是染色。另外,由于矿物质降解较快,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表层土壤,引起土壤生物特性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导致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土壤,防止土壤污染的义务,对造成的土壤污染依法承担责任。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也要组织开展农药、肥料对土壤环境影响的安全性评价,对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地方人民政府环保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具有土壤污染防治监管部门予以改正,拒不改正的停厂整顿。
目前,肥料染色问题已经从行业自律,上升到法律约束。非有效染色剂的应用,可能涉及违法,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定不是化肥生产者愿意面对的,肥料染色应该引起人们重视。如何改变现状,技术进步可以改变这一局面,同时,化肥工业界也应协力共进,作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