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李佐军:让优质生态产品不稀缺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7-12-1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8年经济工作,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

同时,此次会议还对明年的污染防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污染防治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他表示,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李佐军认为,为了达成环保工作的目标,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和法治手段缺一不可,同时环保督察也将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框架体系下进一步完善。

李佐军:让优质生态产品不稀缺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行政手段不可或缺

《21世纪》:污染防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如何理解这一定位?

李佐军:总的来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明显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既是“十三五”规划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其中就包含环境方面的任务。如果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污染还比较严重,老百姓不会认同。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目前生态环境是一个短板,也是老百姓比较关注、反映强烈、需求比较迫切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就要把污染防治作为攻坚战去打。

“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就包括植树造林、空气质量、水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等与生态环境质量相关的约束性指标,比如“十三五”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减少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5%。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提出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完成“十三五”目标。

《21世纪》:会议提出的“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这具体是指什么?

李佐军:优质生态产品是指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土壤、优美的环境等。这些生态产品需要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比如森林、草原、湿地、湖泊、海洋等,通过这些生态空间制造优美生态产品。

好空气、好水、好土等不稀缺时,没有生态产品这个概念。现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好空气、好水、好土等已成为稀缺资源,故生态产品应运而生。

《21世纪》:对于明年的环保工作如何开展,市场有不同解读。有观点认为,单纯的限产措施将转移至环保设备和技术改造等方向,您觉得呢?

李佐军:我认为两种方式都不能走极端,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存在。

限产等行政手段好处在于立竿见影,不过也有副作用。而法治化、市场化、技术进步等替代手段,短期内不一定能起到预期作用,故行政手段仍不可或缺。是否要逐步减少行政手段,更多地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看实际进展。

环保督察逐步法治化

《21世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被视为硬拳,目前已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表示在研究推进有关中央环保督察相关法规的制定工作,您认为要怎样完善相关工作?

李佐军:环保督察的目的主要是督察各地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下一步要逐步法治化,使之更具权威性,并做好与其他手段的配合。环保督察将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框架体系下进一步完善。

《21世纪》:除了中央环保督察,河北等地方也开展了本地区的环境保护督察,这一做法未来是否会推广开来?

李佐军:我认为完全有可能。督察是实现目标的一个强有力手段。各主体若能按时保质完成预定的目标,就不需要督察;但若不能按时保质完成,甚至出现不真实情况,则督察很有必要。

《21世纪》:为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还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国家公园体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改革试点。您认为,之后还有哪些生态文明制度将要推出或者完善?

李佐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40多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具体改革方案,相关改革举措也陆续推出。十九大报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又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部署。

其中还未推出的要抓紧制定,已推出的要尽快制定实施细则。比如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方面,下一步将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

而在污染防治基础制度建设方面,将强化排污者责任,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

《21世纪》:污染防治具体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今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水十条》的阶段性目标之年,您认为未来水、土壤污染防治将效仿大气出台更加严格的环境政策吗?

李佐军:为达成《水十条》目标,预计也将出台较当前更为严格的治理措施。事实上,水环境形势也比较严峻,只是没有大气那么直观、迫切。环保部通报2017年上半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就表明,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总体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平衡,部分地区、部分行业进展滞后,按期保质完成2017年重点任务的形势严峻。

而2017年只是阶段性目标考核年,还有2020年的一系列任务,以及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不管是大气、水,还是土壤污染防治,前述制度逐步实施后就会发挥作用,再加上环保督察督促落实,两方面相结合就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06938-1.html

标签:攻坚战 污染防治 生态

上一篇: 土壤改良,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下一篇:先有肥料安全再谈土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