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团粒结构
土壤团粒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为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因为单粒间形成小孔隙、团聚体间形成大孔隙,所以与单粒结构相比较,其总孔隙度较大。小孔隙能保持水分,大孔隙则保持通气,团粒结构土壤能保证植物根的良好生长,适于作物栽培。
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土壤最佳结构
土壤中存在多种类型的结构体,如块状结构、片状结构、柱状结构和棱状结构、团粒结构。不同的土壤结构有不同的特点,较土壤其它结构相比,团粒结构兼具其它不同结构体的各种特性,因此被称为土壤的最佳结构。
块状结构
近似立方体型,长、宽、高大体相等,一般大于3cm,1--3cm之内的称作核状结构体,外形不规则,多在粘重而乏有机质的土中生成。由于相互支撑,会增大孔隙,造成水分快速蒸发跑墒,多有压苗作用,不利植物生长繁育。
片状结构
水平面排列,水平轴比垂直轴长,界面呈水平薄片状;农田犁耕层、森林的灰化层、园林压实的土壤均属此类。不利于通气透水,造成土壤干旱,水土流失。
柱状结构和棱状结构
沿垂直轴排列,垂直轴大于水平轴,土体直立,结构体大小不一,坚实硬,内部无效孔隙占优势,植物的根系难以介入、通气不良、结构体之间有形成的大裂隙,既漏水又漏肥。
团粒结构
能协调土壤水分和空气的矛盾;能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累积的矛盾;能调解土壤温度,并改善土壤的温度状况;能改良土壤的可耕性,改善植物根系的生长伸长条件。
创造土壤团粒结构的主要措施
精耕细作、增施有机肥
精耕细作使表皮土壤松散,虽然形成的团粒是水不稳性的,但也会起到调节土壤孔性的作用。连续施用有机肥料,可促进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形成,并且团粒的团聚程度较高,各种孔隙分布合理,土壤肥料得以保持和提高。
合理轮作倒茬
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或豆科作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都能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粮食作物与绿肥轮作、水旱轮作等等都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合理灌溉、适时耕耘
大水漫灌容易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板结,灌后要适时中耕松土,防止板结。适时耕耘,充分发挥干湿交替与冻融交替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大量水不稳定性的团粒,调节土壤结构性。
施用石灰及石膏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碱性土壤施用石膏,不仅能降低土壤的酸碱度,而且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土壤结构改良剂的应用
土壤结构改良剂是根据团粒结构形成的原理,利用植物残体、泥炭、褐煤等为原料,从中提取腐殖酸、纤维素、木质素等物质。作为土壤团聚体的胶结物质,或模拟天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人工合成高分子胶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