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气、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更具隐蔽性和滞后性,不少污染行为没能被及时发现、纠正,而是一直在持续、扩散,相应的治理工作也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土壤污染修复这条路上,不仅没有捷径可走,而且基本没有前路可寻,甚至可能“无功而返”。
工程难度超乎想象土壤修复治理没那么简单
近日有报道称,国内最大的电子电器废弃物的拆解基地——浙江台州路桥在2010年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工作。划拨1000万的专项资金修复12500平方米被污染的土地,4年后污染的土壤才修复到预期指标。
经济快速增长,环境付出了代价。其中之一就是不少地方都留下了毒地,污染容易治理难,要把毒地收拾干净,难度甚至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不均匀性和长期存在性等特点。”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指出,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难度大、投入大、周期长,核心是要管控风险。因为土壤一旦被污染,完全清除干净及修复很困难,投入成本巨大。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坦承“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而从“土十条”提出的各个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来看,土壤污染防治注定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战役。
众所周知,土壤治理修复是世界性的难题,妥善解决不可一蹴而就。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土壤防治以预防为主,不会有“大治理、大修复”的行业格局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更何况,由于每块土地被污染的原因不同,所含污染物的成分、种类不同,修复的办法也不同,因此不同地方、区域之间相互借鉴的意义不大。可以说,在土壤污染修复这条路上,不仅没有捷径可走,而且基本没有前路可寻,甚至可能“无功而返”。
因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地下水与土壤环境教研所副教授侯德义表示,在众多污染地块需要修复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的资源很有限,所以从顶层设计到项目实施都要优化资源配置,把资金用得最有效,把最需要挪移的风险去除掉。这是可持续修复的核心所在。
负责台州山后许村示范点修复治理的浙江大学的相关专家指出,当前土壤修复治理中最大的挑战是:第一,修复的决策把握要有度,既保证修复到位,也要避免过度修复;其次,修复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问题是很大的挑战;第三,农田修复的难点在重金属修复,场地修复的难点在地下水修复,这是个系统工程,难度大。
这一点,华大学副教授侯德义表达同样的看法。侯德义教授表示,目前我国不少项目在场地调查方面的工作还存在明显不足,导致修复方案存在过度修复问题。“过度修复往往由于场地调查的精度不够,导致修复的范围扩大化。另外,还存在某些地块有污染,但是并没有发现的情况。”
总体而言,我国的土壤污染治理工作起步较晚,还处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尚无完整的产业发展链,刚刚起步也意味着市场空间很大。来自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产值,尚不及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达30%以上。土壤修复之路,漫漫而修远。
文章链接:中国环保在线http://www.hbzhan.com/news/detail/121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