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固氮微生物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可被动植物利用的铵态氮,在陆地系统的氮输入中发挥重要作用。固氮菌介导的固氮作用是高寒草甸主要的氮素来源,土壤中自由的非共生固氮菌在氮输入过程中也发挥作用,但对高寒草甸中非共生固氮菌多样性及其群落构建机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香真研究团队的博士研究生王彦苏研究了高寒草甸中非共生固氮菌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并深入探讨了其群落构建机制。研究发现,土壤pH是高寒草甸中非共生固氮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不同的固氮菌对pH的响应模式是不同的,α-多样性随着pH增加而增加,土壤pH的改变会提高固氮菌群落周转。研究进一步发现,确定性过程在固氮菌的群落构建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固氮菌在整个pH梯度上呈现谱系聚集,土壤pH较高的地区谱系聚集更明显。除了pH,年平均温度对固氮菌谱系β-多样性也具有很大影响。该研究为高寒草甸中固氮菌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的资助,研究论文以SoilpHisamajordriverofsoildiazotrophiccommunityassemblyinQinghai-Tibetalpinemeadows为题,发表在SoilBiology&Biochemistry上。
土壤pH对固氮菌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