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霍邱、颍上、肥东等地部分农民来电问:水稻“花而不实”是啥原因导致的?有什么好方法治理吗?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和相关业内人士。
沿淮和江淮丘陵常发生
据安徽农业大学马友华教授介绍,水稻“花而不实”学名叫“颖壳不闭合”,农民又称“张嘴瘪”。其表现为抽穗前大多数花而不实稻株与健康株外观上区别不明显,抽穗后,穗头直立向上不下垂,病穗轻的稻穗稍有正常实粒;重病穗,颖花有的表现为颖壳短平、扭曲畸形;有的颖花正常但未结实;有的结实穗株,颖壳未闭合,米粒扭曲、细小。这种现象发生多呈点、片、条状,可致水稻减产30%至70%。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主要出现在我省沿淮和江淮丘陵地区。相对来说,肥东、长丰、寿县、霍邱、颍上、定远县、凤阳县、凤台、阜南等地水稻发生“颖壳不闭合”面积较大。
安徽农业大学曾对发生水稻“颖壳不闭合”现象较严重的几个县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排除了高温、除草剂和水稻品种问题对‘颖壳不闭合’的影响,发现‘颖壳不闭合’主要发生在白土田和旱改水田上。”马友华说,白土田属于漂洗型水稻土,这种水稻土多处于岗塝冲畔地段,心土层质地粘重,滞水性强,加之地形微度倾斜,田块之间落差较大,不科学的灌溉易致肥土流失。白土田易耕耙,但水耕易沉淀板结,属急待改良的低产土壤类型;改旱作为水旱轮作后,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势必引起土壤的剧烈变化,导致土壤中大量铁锰的流失,对土壤性状和土壤肥力肯定产生影响。
在马友华看来,治理水稻“花而不实”首先要从“调理”土壤着手。利用天然土壤调理剂独特的多孔特性及强大的吸附、离子交换功能,可减轻过多的盐离子对土壤及作物的危害,提高肥水利用率。
“调理”土壤有效果
记者从肥东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了解到,2009年该县土肥站首次在八斗镇南鲁村30亩“旱改水”水稻田上试用泰中兴农土壤调理剂。通过对比试验,发现施用土壤调理剂的田块比对照区水稻抗病性增强,结实率明显提高,水稻“花而不实”明显改善。此后,在八斗、陈集、白龙等中低产田较多的乡镇,大面积示范推广这种土壤调理剂,按亩用25公斤调理剂与常规复合肥25公斤混合基施,水稻普遍增产9—12%,尤其是调理剂与有机肥或生物肥配合使用,增产效果更明显,达到20—40%。
该中心副主任朱奎峰告诉记者,肥东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带,中低产田面积达77.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4.9%。2010至2014年,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累计推广土壤调理剂2190吨,实施面积8.76万亩,重点在中低产田、土地平整区耕地上应用。据多年监测数据和专家鉴定结果,实施效果明显,示范区比对照区水稻产量平均增加13.7%,作物抗病性增强,农药使用量比常规处理降低20%。“今年县国土局计划在5000亩土地整治项目中,推广施用土壤调理剂,由县农技综合服务中心具体实施。”朱奎峰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部分农民因对水稻“张嘴瘪”束手无策而愁眉不展,一部分农民却在想点子破解难题。刚把今年稻子收进家的霍邱县新店镇东湖村的贾仁强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俺在两亩水稻田里试用了土壤调理剂,没想到效果真好,‘张嘴瘪’现象基本消失了,亩产达到1100多斤。往年俺家水稻亩产只有四五百斤。”颍上县夏桥镇毛桥村的魏学善也有同样的欣喜。他家的6.3亩水稻多年饱受“花而不实”之害,亩产一般在两百斤左右,今年用了土壤调理剂,一亩水稻收了1000多斤。
“粉剂的矿物质型土壤调理剂比较好,它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反应,增加土壤的肥力。”朱奎峰说,通过多年、多点和多作物的试验示范,可以看出,施用土壤调理剂的田块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明显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激活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活性,减轻盐离子对土壤及农作物的毒害;同时,它能吸附土壤肥料中有效养分,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还具有吸附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的作用。中低产田只要连续使用调理剂3—4次,僵土会变得疏松,易形成团粒结构。
施用调理剂注意三点
马友华特别提醒,施用土壤调理剂时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确定土壤已经出现了恶化的情况。作物生长出现问题并不一定代表土壤已经恶化。了解和判断土壤是否有恶化的趋向或者已经恶化,必须通过正规的检测部门对土壤进行检测才行。当检测发现土壤不适宜作物生长的时候,就应该施用相应的土壤调理剂进行适当的调理,将土壤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的范围内。
其次,不能长期依赖,避免调节过度。土壤调理剂的主要作用是改良土壤的板结、偏酸、偏碱、盐渍化。不能长期施用,否则会导致过度矫正而更不利于作物生长。土壤调理剂应根据土壤不同的恶化情况,使用不同的数量及次数。而对于市场上的一些以调理剂为主,添加了其他养分(如有益菌、海藻酸、腐殖酸等)的复合肥料可适当延长使用次数。
第三,要正确掌握用量,严格按土壤调理剂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来操作,或在当地土肥技术人员指导下操作。对于土块板结、粘性大、耕作层较浅的土壤,每年使用2次,以后逐年减少用量直至不施。用量过低,难以达到改良效果;用量过高或施用次数过多,则会造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