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蚯蚓归来:土壤里的治污增绿谋变
2017-08-16   来源:四川日报   

蚯蚓归来:土壤里的治污增绿谋变

蒲江寿安镇插旗山村天籁农业公司工作人员罗伟为苗木大户提供沼液运输喷施服务。

看点

8月10日,蒲江县长秋乡高韩村。漫山遍野的青绿色“丑柑”,用力地吸吮着树下土壤里的丰厚养分。

“松松软软的,随便一锹下去就能看到蚯蚓,地力巴适!”果农徐勇弯腰轻轻抓一把土摊在手里说,就在几年前,这里的土还过于板结,铲都铲不动,必须挖个深坑,化肥才不至于白撒。

这不是个案,而是蒲江县农田里的普遍现象。短短几年,土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市场化运作污染源都成了宝贝

蒲江寿安镇插旗山村新蒲路边。苗木大户王山拨一个电话,天籁农业公司的工作人员罗伟便从山上的公共畜粪池开着罐车驶进苗圃,扯下管子,拧开阀门,浓稠的沼液喷涌而出,为4亩多桂花树送上“营养大餐”。

沼液“大餐”一吨要45元,王山付15元,政府补15元,另外5元养殖户掏。这正是蒲江率先在全省探索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PPP模式。

蒲江是生猪大县,每年产生50多万立方米粪污,随意排放会污染环境,送去污水处理厂一吨得花五六元,有机肥源还白白浪费。为此,蒲江公开遴选转运合作社26家,种养运三方分担费用,年转运畜禽粪污30万立方米,沼肥还田10万亩,将污染源变成肥田宝。

不仅如此,蒲江柑橘、茶叶、猕猴桃等修剪下的枝条、弃用的套袋也曾是环境“杀手”。“废枝条富含有机质、腐殖酸等营养物质,但以前不会利用,不少果农只有悄悄一把火烧掉。”蒲江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但现在枝条成了每吨200多元的宝贝,没人舍得烧。

原来,蒲江引进吉诚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成都百丰农业开发公司等,用市场化办法,实施果袋回收利用、枝条制作有机肥等8个项目,对枝条按每吨40元、60元、80元给予补贴,年处理废弃枝条、果袋20万吨以上。目前,蒲江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废弃果树枝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农膜、果袋回收利用率达90%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已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推进有机农业还上土壤“欠账”是关键

去污,只是蒲江农田里的第一步。作为成都唯一的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蒲江目标是整县推进有机农业,力争到2022年成为全国有机农业县。

然而,要想出优质水果、安全茶叶,首先得还上土壤“欠账”。几年前,蒲江开展的一次土壤质量“体检”显示,当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不到2.3%,强酸性土壤占68.5%,土壤板结严重,成为影响农产品增产提质的关键障碍。

围绕土壤做文章,蒲江201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3年让25万亩耕地土壤恢复健康。“我们从北京中关村引来嘉博文公司,把肥、药、机、循环、检测、监测等绿色关键技术有机结合,建立起‘5+1’综合服务体系。”蒲江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蒲江建立起全国首只耕地质量提升产业基金,首期规模2亿元,以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养土肥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环节。

在长秋乡的果园、成佳镇的茶园、复兴乡的猕猴桃园,气象数据监测仪安装到田间地头,温度、湿度、风力、PM2.5、光照等数据,一个小时一次汇聚到“5+1”综合服务中心,通过长时间数据累积,找准优质农产品与环境的关联性,随后全面启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年推广有机肥22万吨,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均降低10%。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改良土壤40万亩次,土壤有机质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在休耕自然状态下,达到这个效果要70年。”嘉博文公司负责人介绍。

土壤松软了,蚯蚓回来了,丑柑果型更大更漂亮,猕猴桃更甜了,农残检验合格率也达到100%。“以前种出的柑橘,每斤能卖2元多就不错了,现在2月底就被抢着下订单,每斤6元。”徐勇告诉记者,今年自己的16亩柑橘将纯赚20多万元,而且全村三分之二的果农都达到了这个水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06277-1.html

标签:蚯蚓 土壤

上一篇:板栗园夏季怎么改良土壤?
下一篇:土壤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