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西北流市民安兴上村农户钟瑞志可是高兴了,他的稻田通过粉垄技术连年增收。2011年春,稻田粉垄1次,6年后测定稻田耕层达20~22厘米,比对照的拖拉机耕作区14~16厘米增厚6~8厘米;粉垄水稻亩产干谷501.6公斤,比拖拉机耕作区486公斤增产15.6公斤,增幅3.2%。
玉林市农科院相关专家表示,粉垄技术促使作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综合提高植物光、温、水、气等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品质改善,耕地保水,可缓解农业生产化肥过量施用造成的坏境污染等问题。
他们所说的粉垄技术全称“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什么叫“粉垄”?粉垄技术发明人,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解释说:“是一种新的农耕方法。粉,就是改变传统犁耙耕作方式,利用发明的螺旋型钻头,把土壤粉碎成颗粒状,有碎粉之意;垄,就是螺旋型钻头耕作中,将土壤自然地悬浮成垄(厢),可直接播种作物。”
作为一种农耕新方法,利用发明的粉垄机械“螺旋型钻头”替代传统耕作工具“犁头”,一次性比传统耕作加深1倍并完成整地任务,实现深耕又深松,“螺旋型钻头”垂直入土30~50厘米,高速旋磨切割粉碎土壤一次性完成传统耕作的犁、耙、打等作业程序达到播种或种植作物的整地标准,可增产提质保水,3~5年能持续保持耕层相对深松状态并持续增产,使土壤长时间保持疏松状态,重构土壤四库(营养库、水库、氧气库、微生物库)提高肥料利用率,即土壤养分库——单位面积上松土量增多1倍、可供作物利用的土壤速效养分提高10~30%,耕地水库——雨水入渗速率提高30~50%、贮水量增加1倍左右,土壤氧气库——土壤容重降低20~30%、氧气增加1倍左右,土壤微生物库——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加1倍以上。
不止在水田,在旱地同样效果明显。据介绍,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等粉垄深垦35~40厘米,以合理施肥、充分利用天然降水的节省水肥成本的栽培技术,甘蔗粉垄40厘米左右雨养条件下种植,利用其庞大耕地水库和根系深扎优势,破解春旱、秋旱、冬旱和冬季低温影响单产提高的技术。
广西农科院相关人员表示,这项技术由广西农科院历时10年,在广西五丰机械公司和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及相关省农科院协助下,研发的“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粉垄技术),农业部列为2017年“生态环保类技术”主推技术。粉垄技术配套的耕作工具,以广西五丰机械公司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自走式粉垄机,根据不同作物种植需求进行粉垄耕作,可利用深耕深松30~50厘米的土壤厚度灭茬秸秆还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用地养地;目前,该公司对粉垄机械作了重要改进提升,耕作效率提高30~50%,可进入生产应用。
“10年来,在广西、广东、湖北、北京、辽宁、山东、安徽、黑龙江等21个省(区)20多种作物应用示范,证明其在零增加或适量减施化肥农药的条件下可增产10~30%、品质提高5%、贮水量增加1倍。”韦本辉说,中国农科院、广西农科院等多单位对水稻、玉米、小麦等试验,每产出100公斤粮食化肥用量减少0.35~4.29公斤、减幅10.81%~30.99%,表明粉垄技术“化学农业”程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