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的土壤污染现状已不容乐观,‘水、土、气’三大环保战役都要打好。但由于土壤和水污染不像空气污染这么直观,这两个领域受关注程度一直有限。”全国人大代表、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带来的建议之一就是呼吁采取多种模式推进社会资本投入土壤改良事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近六百字的篇幅,传递了国家对于彻底改善空气质量的决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铁腕治理”等提法时时可见,可谓字字珠玑。虽然对于土壤和水污染的治理也有提及,但力度相对偏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水、土壤污染防治。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分类制定实施治理措施。”
事实上,较之大气污染,土壤和水污染的形势同样严峻。周奕丰介绍说,水、土壤、空气三者在每一个环节上都会互相影响,受污染的水会直接影响土壤质地,而受污染的水和土又会构成大气污染。目前空气污染的构成中,土壤污染“贡献”的比重约在15%。
对于我国近年来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获得的成绩,周奕丰给予了充分认可。他表示,去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各地方政府都积极响应,目前已有20个省份出台了配套的污染防治条例,PPP模式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所采用。金融政策方面,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也已进入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而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展土壤污染详查”有助于彻底查清我国各地的污染情况,从而对症下药。
“我去年向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汇报时曾提出要通过建立大数据库、建立标准库的方式来摸清我国各地的土壤污染情况。”周奕丰解释道,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土壤类型非常复杂,因此各地土壤污染情有很大差异,摸清各个地区土污染具体情况的意义重大。
周奕丰告诉记者,他今年带来的建议之一是希望采取多种模式推进社会资本投入土壤改良。周奕丰建议,鼓励创新绿色金融政策支持土壤修复与改良产业,推动土壤调理剂产业发展。同时,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建立土壤改良责任制度,将食品溯源体系和土壤改良认证相结合,加快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国家要引导和增强市场预期,鼓励社会各界在‘水、气、土’联动治理方面下功夫,加大财政对环境治理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土壤改良等环境治理。”周奕丰强调。
在参与土壤修复、治理方面,周奕丰执掌的上市公司鸿达兴业早已是民企中的“领头羊”。据了解,鸿达兴业在2013年即开始布局土壤修复领域。目前,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方式在内蒙古、广东等地区开展土壤修复工作,并建设了土壤修复示范基地,其土壤治理综合解决方案更是已推广至柬埔寨、美国等国家。公司2015年年报显示,土壤修复业务当年贡献了1.24亿元的营业收入。
“我国的土壤修复行业目前仍处于产业成长的起步阶段,产值仅为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左右,而这一指标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30%以上。”周奕丰坚信,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于大气治理,周奕丰的观点则是应该进一步加强汽车尾气治理。在他看来,机动车污染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建立旧车管理的新法规,严格执法制度,将定期检查与国家抽查结合起来。同时,需建立路面测试标准,研发出相应的简易移动检测设备,建立全新的管理流程或新秩序,大力开展基础催化材料的研发工作。
周奕丰还建议,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大对氢能源的开发应用,推动氢能源发展战略。“虽然我国已经坚定了以电动车为主的新能源发展方向,但是氢与电能的协同效应能够更有效地节能减排。”因此,希望能够建立氢能与多种新能源互补的绿色能源体系,鼓励氢能源汽车协同发展,从而推动氢能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