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万连步代表:我国耕地土壤退化严重,应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修复工程
2017-03-07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今年两会,我国耕地污染、土壤修复仍是一个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对此提出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土壤修复工程等一系列建议。

我国耕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我国的农业生产一直维持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随之而来的就是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降低,并且污染物超标的土壤中出产的农产品还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

万连步代表:我国耕地土壤退化严重,应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修复工程

尽管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提升耕地质量,但由于我国长期缺乏耕地质量保护的有效机制,耕地质量问题逐年累积并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瓶颈。我国耕地质量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耕地土壤退化严重,土壤肥力差

据统计,我国酸性土、盐碱土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耕地质量退化严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相比,全国耕地土壤pH平均下降约0.8个单位,全国盐渍化土壤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5%。根据2014年12月农业部发布的《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数据显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4.9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3%;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8.1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8%;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积为5.1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9%。综合来看,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耕地土壤肥力差。

万连步代表:我国耕地土壤退化严重,应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修复工程

农业生产者认知不足,耕地质量持续恶化

尽管政府已经颁布实施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土十条”等一系列防治措施,但从实施效果来看,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如当前大部分地区肥料还存在施用过量(特别是蔬菜和果树等过量超标)、施用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耕地质量持续恶化,如何把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作物种植结构优化、平衡施肥技术推广落实到千家万户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耕地污染问题凸显,威胁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土壤是大部分污染物的最终受体。目前,由于固体废物、污水灌溉等多种原因,造成耕地重金属等污染问题加重,耕地污染导致土壤理化性状变差,降低了耕地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严重威胁了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2014年4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点位超标率是16.1%,其中具体到耕地,中国就有333万公顷耕地因遭受污染而不宜耕种。另外,农田“白色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据统计,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在耕地里,在15-20厘米的土层形成不透水、不透气的难降解层,对耕地质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企业扎堆进入土壤调理剂行业,产品技术良莠不齐

在当前土壤污染及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退化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土壤调理剂行业发展迅速,从事土壤调理剂生产的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产品种类花样繁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技术、管理、推广和应用等多层面的问题,比如市场散乱,企业盲目跟着国家项目投入生产,产品扎堆、技术单一、效果不佳等。土壤调理剂产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是影响我国耕地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

对此,万连步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关于推进土壤改良修复工程,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的建议”。建议中,万连步主要提出以下发展修复土壤的几个有效途径:

统筹考虑配套建设,建立土壤修复系统工程

土壤与水、大气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都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土壤修复和耕地质量提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统筹考虑大气、水等各方影响因素,在顶层政策设计上要统筹考虑、全局设计、整体发力。建议在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等重大土壤保护、修复项目中,整体规划设计,明确对灌溉水源、周边企业布局排放的要求,对配套工程建设、农产品质量纳入考核目标,推进耕地、大气、水、农产品质量“四位一体”的保护与提升,建立一系列保护耕地质量的法律法规,达到顶层设计、全面规划、科学管理和强化保护耕地资源的目的,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不同层面,全面提高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万连步代表:我国耕地土壤退化严重,应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修复工程

强化科技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支撑作用

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角度来看,大部分土壤调理剂产品的原料为废弃物,对土壤调理剂产业的扶持,不仅有利于废弃物消除,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设立重大专项研发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优先支持一批重大研究课题,鼓励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通过优先试点,以点带面,带动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同时,建立政策性基金,在具备条件的重点企业建立试点,为农民买单、定点试生产试用,最大程度改善土壤环境。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土壤修复工程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产值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5%,而其中仅有7.1%的比重用于修复耕地,土壤修复工程任重道远。目前土壤修复参与模式单一,主要以政府招标采购企业土壤调理或土壤修复产品的形式进行。建议通过进一步完善标准技术体系,研究制定土壤污染修复相关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安全评价和应用技术规范等,建立明确的土壤修复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为耕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壤调理剂企业的规范发展提供依据。完善现有产品招标模式,避免低价低质竞争,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土壤修复工程。

通过税收、运价优惠等方式,促进土壤修复产业发展

2015年9月1日起执行的《关于对化肥恢复征收增值税政策的补充通知》,对土壤调理剂产品实行与化肥一样的征收增值税政策;另外,铁路作为土壤调理剂的主要运输途径,《铁路货物运输品名分类与代码表》中没有“土壤调理剂”这一品名,只能按照“其它有机肥料等”这一品名发运。这些因素对土壤调理剂企业造成很大负担,而土壤调理剂产品大多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类型,因此建议将土壤调理剂列入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在铁路货物运输品中增加“土壤调理剂”,并将其列为享受铁路运价优惠的产品。

落实责任主体,建立土壤改良效果责任追溯制度

土壤修复、改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健全耕地质量保护投入机制与共同责任机制,落实土壤质量保护责任主体。在土地流转中,将耕地质量的量化指标纳入土地经营权证中,土地流转的受让方要履行土壤保护的责任,建立土地流转中耕地质量维护奖惩机制,促进耕地质量的提高。土壤改良是一项长期过程,为了在土壤改良过程中避免出现短期行为,建议建立起土壤改良效果责任追溯制度,保证投入和产出达到科学、实效要求。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03951-1.html

标签:耕地 土壤 修复

上一篇:不治土壤疾病,就没有舌尖上的安全
下一篇:苹果大一号甜两度红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