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不治土壤疾病,就没有舌尖上的安全
2017-03-06   来源:现代快报(南京)   

相比看得见的空气污染,我们每天脚踩的土地也存在“隐形污染”。民以食为天,土壤一旦污染,“菜篮子”和“米袋子”就会受到威胁。今年的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和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都关注到了土壤安全问题,并提出了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和耕地保护的相关建议。

现代快报特派记者金凤安莹/文马晶晶/摄

土壤质量

关系百姓健康

周健民介绍,当前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矿区开采、企业三废排放、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过量施用、畜禽粪便和垃圾处理不当,以及土壤酸化等造成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他表示,如果不治土壤疾病,就无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他表示,我国大多数土壤目前还是清洁土壤,应采取严格措施加以保护。对土壤污染风险高发区,可采用“边生产、边修复”的治理模式,通过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确保农用地得到安全利用。

土壤的质量和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周健民认为,应该建立土壤污染与人群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

“九龙分治”管不好土

需推进大部制改革

国土部门、环保部门、农林部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多个部门都在“管土”,这种“九龙分治”的防治格局不利于土壤的统一监管和综合防治。

周健民认为,要改变现状需要推进大部制改革,组建集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使用、维护与再生,配备环境警察执法队伍的环境资源部。

他还建议,同时要健全土壤污染、土壤质量信息公开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污染责任人以及土地使用权人的信息公开义务,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周健民强调,土壤污染涉及主体多、利益冲突多、法律关系复杂。建议以《土壤污染防治法》为龙头,全面梳理与之相关的法律,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壤污染防治基本制度,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有机种植方式

可以提高土壤“内涵”

作为国家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吉喜也一直关注着土壤安全问题。他表示,粮食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是否“干净有内涵”。

高吉喜认为,有机农业不仅可以生产优质的农产品,同时可显著改善土壤质量。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14个典型农场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机种植方式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8%-115%、微生物量碳6%-51%,降低土壤容重9%-30%。

有机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农民,高吉喜给现代快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江苏句容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水稻生产,亩均年有2500元的纯收入,有机水果亩均年有5000元的纯收入。如今,戴庄村从句容市的最贫困村变为小康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6000元,增长到目前的2万多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203906-1.html

标签:舌尖 土壤 疾病

上一篇:姚一萍委员:推动土壤调理剂产业健康发展
下一篇:万连步代表:我国耕地土壤退化严重,应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修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