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生命的摇篮,它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生态安全。目前来说,我国的土壤生态整体状况仍然堪忧,16.1%的点位超标,工矿企业及其周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可喜的是,去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十条”后,已有广东、山东、安徽等十余个省份发布了地方版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土壤生态的监管开始步入常态化。(2017年2月27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产、生活和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任何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如果这个基础都被污染了,那么他上面长出来的粮食、水果、蔬菜还能吃吗?有的土壤甚至是“含毒”的,这不是拿生命开玩笑吗?
与黑臭水体等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就像穿着隐身衣,污染易累积、扩散却很慢,有着严重的滞后性。不少企业正是钻了这个空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污染完了就搬迁走人,甩下一个烂摊子。
土壤污染的损害不容小觑,但是总不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这样不仅仅处于被动的境地,更容易让土壤污染严重起来,“预防”才是最好治理土壤污染的方式,且不说让污染了土壤的人别想拍拍屁股走人,就是连污染土壤的机会都不给,那么,土壤安全了,依赖土壤的生产和生活也就安全了。
治病治根,要铲除土壤污染的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土壤污染得以变成现实,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监管上的漏洞,让污染者“无畏”,土壤污染也就成了诟病,要斩断“土壤污染”的根,还是哦在土壤污染问责和治理上下功夫。
让土壤恢复如初,这就需要土壤监管部门强化对土壤环境的监管,对土壤污染进行终身追责制度,实行谁使用谁负责,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要重典出击,才能让爱护土壤成为习惯,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