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工作可以为治理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提供一种新思路,对于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已被美国化学会绿色化学领域核心期刊《ACS可持续化学与工程》接收发表。
据吴正岩介绍,酸性土壤大约占世界不冻土的30%,它造成农业减产而且会激活重金属离子,加剧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和环境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现有酸性土壤及其中的重金属处理方法存在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等缺陷,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成为制约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关键技术瓶颈。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高效、便捷、绿色、低成本的修复技术。
吴正岩课题组利用黏土、生物炭等天然材料制备出一种复合纳米材料,该材料不仅能够固定土壤中盐基阳离子,提高土壤pH值,从根本上修复酸性土壤,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六价铬的迁移,降低作物对六价铬的富集,有效缓解六价铬污染。
“因为该方法具有成本低(10~30元/亩)、效率高、环境友好、使用方便(撒后旋耕)、易加工(粉剂、颗粒、液剂皆可)等优势,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