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作物土传病害的病原很多,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线虫等。它们可以分别在幼苗期、成株期等不同的阶段,通过土壤、粪肥、灌溉水或流水等进行传播并浸染,从而导致植株萎蔫、枯死。
由于土传病原菌存在于土壤中,所以一般选择药剂灌根和拌土两种防治方法。
灌根处理
灌根是将农药药液施于土壤表面或是浅层,通过渗漏到达一定的土层深处后发挥药效。灌药处理时药剂到达土壤的深度和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此外,灌根一般在根基部的一侧,不能有效地对根进行全面的保护。由于灌根浓度梯度的存在,最需要药剂发挥效力的深度,药剂含量较少,而对病害控制起次要作用的表层,药剂含量却较多,并且表层还会有药剂沉积,使药效不能有效发挥。
药剂在土壤垂直高度的不合理分布导致农药的巨大浪费,也带来严重的环境压力。
拌药处理
拌药是将农药与土壤以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后进行播种或定植,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农药在土壤中均匀分散,能达到局部土壤消毒的效果,杀死植株根部周围土壤中的病原菌,使根系得到保护。并且,药剂以微小的颗粒分散于土壤中,缓慢向周围溶解释放,持续保护植株,持效时间长,这一点是土壤消毒所不具备的。
第二,拌药同样也能达到种子处理的效果,种子萌发后,药剂会被吸收,对幼苗起到保护作用。但种子处理药剂附着量有限,用药量太大易伤害幼苗,拌药的药剂以微小颗粒分布在种子周围较大的空间,其用药量不会受限制,也不易对幼苗造成伤害。
第三,拌土用药剂的微小颗粒均匀分布在植株根部周围的土壤中,可以给种子萌发后幼苗根部各个部位提供较为全面的保护,这也是种子处理所不及的。
对比结论
要达到同样的防效,两种土壤处理方式必须在某个垂直深度(病原菌分布集中)药剂浓度相同。拌土较灌根施药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拌土施药,由于不存在浓度梯度,用药量会远远少于灌根施药,如果土壤黏重,病原菌集中的土层较深,灌根施药可能达不到该土层,拌土施药防效则明显优于灌根;
②拌土可以给作物根部更全面的保护,有效减少病害发生;
③拌土施药有效地减少了局部农药浓度过大对幼苗造成的伤害;
④拌土的药剂均匀分散在土壤中,并有效减少了灌根的药剂在土壤表面的沉积,比灌根施药的农药利用率高。
因此,防治土传病害,拌土比灌根更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