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种植将兼顾技术模式和利益补偿
7月中旬,河北深州市榆科镇下博村的玉米正处于拔节后期,病虫害轻,长势很好。“下了一场雨,玉米就长起来了。”村民石福林种了20亩地,往年种两茬粮食的他如今只种一茬,他因此领到了每亩500元的季节性休耕补贴。
近期出台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日前,农业部、环境保护部等十部委出台《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对在部分地区探索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进行了安排。
下博村是季节性休耕试点村之一。全村350户人,耕地面积4000亩,去年和前年都实施了季节性休耕。今年,村民种植玉米2000亩,种了辣椒、杂粮2000亩,还与附近的几个养牛场签订了青贮玉米收购协议,收益稳定。
“通过前两年试点,季节性休耕取得了初步成效。”河北省农业厅厅长魏百刚说,一是节水。据对11个县73个休耕点调查,休耕期间减少灌水3.8次,亩节水180立方米左右,104万亩休耕地累计节水3.24亿立方米。二是环保。休耕小麦后,每亩减少化肥使用26公斤、农药0.5公斤,减轻了化学投入品对土壤的污染。三是养地。休耕地与非休耕地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降低,但速效磷含量提高0.3%,速效钾含量提高0.12%。
生态环境“紧箍咒”对农业的约束日益趋紧。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认为,一方面,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大量开荒种地、围湖造田和开采地下水,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土壤退化,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已经亮起了“红灯”。利用现阶段粮食供给充裕的宽松环境,在部分地区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缓解绷得过紧的资源环境压力,利于耕地的休养生息。
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种植制度,将禾谷类作物与豆类作物、旱地作物与水田作物等轮换种植,可以调节土壤环境、改善土壤生态,起到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藏粮于地”。其中,对重金属污染地区实行休耕、替代种植和修复治理,使产地环境得到改善、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对北方连作障碍严重地区开展轮作,可以减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降低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当前,我国土壤退化、生态脆弱的区域较广、比重较大,只能选择问题突出、治理紧迫、代表性强的区域,先行开展试点。今后3年至5年,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国家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将适时研究扩大试点规模。
耕地轮作休耕既是制度创新,也是栽培方式的改变。一些地方的农民不一定能马上习惯,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制定完善分区域、分作物的技术模式。
眼下,不同区域的技术路线已基本明确。在地下水漏斗区,遵循气候特点和作物生长规律,实行“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在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连续多年改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保护耕作层的植物,促进生态改善。
湖南省农委副主任邹永霞说,湖南针对不同的土壤情况,制定了3条治理路径:一是分类休耕,按耕地污染程度,可达标生产区、管控专产区、作物替代种植区休耕时间2年至3年;二是边休耕边治理,休耕地统一实施施用石灰、种植绿肥、种植吸镉作物等重金属污染治理措施;三是加强耕地保护,休耕期间开展沟渠、田埂等农田基础设施的维护,保证休耕结束后能迅速恢复生产。
改变农民的种植习惯,技术指导要先行。但根本的还是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对承担轮作休耕的农民给予必要的补助,这样农民才会主动轮作、愿意休耕。据介绍,每年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季节性休耕试点每亩补助500元,湖南重金属污染区全年休耕试点每亩补助1300元(含治理费用),贵州和云南两季作物区全年休耕试点每亩补助1000元,甘肃一季作物区全年休耕试点每亩补助800元。
专家建议,为便于试点的监管,鼓励以乡村为单位,集中连片试点。有条件的地方,要发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增强补助的精准性。试点县要科学布点,定期监测评价试点前后耕地地力水平、重金属含量、地下水位等指标变化情况,做好数据积累和分析工作,跟踪评价试点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