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人员在实验室制作土样。
金晶(左一)和王朴在余家头绿地钻取土样。
昨天高温超过37℃,江城仍高烧不退。武汉市园林科研所有一支科研团队,在如此难受的高温酷暑天,无论是在室外采样,还是在室内检测,他们的工作都与空调、电扇“绝缘”。他们就是该所植物营养研究室专门负责为江城绿地土壤“体检”的“土壤医生”。
冒42℃高温采集土样
昨天下午2点30分,市园林科研所植物营养研究室负责人金晶,与70后高工王朴一道,头顶烈日,来到武昌余家头立交桥下绿地采集土样,以便给这块绿地的土壤“体检”。
虽然气象部门发布的气温只有37℃,但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等原因,中心城区阳光直射处,气温远远高出这一数值。这不,汽车仪表盘显示,此时绿地附近车窗外气温高达42℃!
王朴拿起铁锹,在距离一棵新栽法桐约2米处,挖了一个20多厘米深的小坑,然后用旋铲钻取出约1公斤泥土。金晶将泥土取下,仔细观察土块后,装进写有编号的塑料袋内。之后,将草坪复原。他们一共选取3个地点,各取一袋土样。烈日当头,两人工作半个多小时,已是满头大汗。
在每个点取土之前,金晶都要先拿出GPS卫星定位。她解释,定位和样本数据会输入电脑。今后,不仅可以查询每个取样点的土壤营养数据,还能对土质变化跟踪检测,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向相关单位提出建议,土壤缺什么营养,就补充什么营养。
实验室检测不能开空调
采集完土样回到单位,金晶带领6人“土壤医生”团队,钻进土壤检测室,开始检测所取土样。
武汉晚报记者看到,4名检测人员穿上白大褂,戴上护目镜、防尘口罩和手套,进入制样室。桌上摆着几个不锈钢托盘,托盘内摆满了圆球状的土样,乍看颇像一枚枚肉丸。记者退出后,检测人员关上室门,里面顿时传出“乒乒乓乓”木棰敲击土块的声音。
透过窗户玻璃看去,记者发现,室内有的负责敲碎土块,有的负责碾碎颗粒,有的负责筛分土样。随着土块不断被敲碎,室内尘土飞扬,片刻工夫,已是尘雾迷漫。虽然墙上挂着空调,但没有开机。金晶解释,筛分后的土样,颗粒最小的,细腻如同面粉,一开空调,这些“面粉”会被吹散,制样就无法完成。再热,检测人员也只能忍受。
当检测人员完成任务出来时,一个个衣服湿透。护目镜的镜片上,布满汗水蒸发后产生的水雾。之后,检测人员将面粉般的土样分装到一些小瓶和试管中,分别添加不同的化学试剂,检测其中的物理和化学成分。
记者看到,3个检测室内,既没有装空调,也没有装电扇。电子温度计显示,温度最低的30.4℃,最高的32.5℃。虽然气温比室外要低,但对穿着白大褂,戴着橡胶手套工作的检测人员来说,那滋味无异于身处蒸笼。
王朴告诉记者,实验室开空调、电扇,温度会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
土壤检测颠覆传统绿化理念
今年,市园林和林业部门计划让全市44座立交桥匝道披上新绿或绿化升级。为了让这些立交绿地因地制宜,种上合适的树木,市园林科研所受市园林和林业局委托,对各处绿地的土壤营养状况进行精确检测。目前,已有24座立交桥绿地土壤完成“体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只要是晴天,天气再热,他们也要外出取土检测。
金晶透露,王朴课题组正在探索建立“武汉市土壤理化性状信息化体系”。目前,课题组已采集到全市600多个取样点的数据。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将颠覆以往“先种树,再检测土壤”的传统理念,而是将程序倒过来,先检测土壤,再种植合适的树木。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因为树种下后发现土壤不合适,再回头对土壤进行改良。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城市绿化的人力和物力,还能提高花草树木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