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土壤改良 > 正文

土壤变红?钙肥不吸收?
2016-05-17   来源:   

土壤变红?钙肥不吸收?

近期在为古城街道、文家街道部分菜农测土过程中,部分菜农反映大棚土壤变红,补充钙肥不吸收。菜农之家联合社专家判断:土壤可能已出现盐渍化现象。今天就普及下设施土壤盐渍化的特征、成因、危害和防治措施。

(一)土壤盐渍化特征

当地面出现绿、白、红三色就说明土壤中矿质元素有大量积累,出现了不同程度盐渍化。

1.绿色:第一阶段出现绿色的苔藓,在氮肥过剩的情况下,苔藓会迅速繁殖,常出现在灌溉管道附近。

2.白色:第二阶段地表积累一层白霜,俗称“返白碱”。由于过量施用化肥,使钙、钠、镁等阳离子在土壤便面大量积聚,与氯离子、硫酸根、碳酸根等发生化合反应形成。

3.红色:第三阶段出现红色的紫球藻(一种盐碱指示植物),它的出现说明土里的盐分已经很高了,可能严重影响蔬菜生长。

(二)土壤盐渍化形成原因

1、设施内环境封闭

设施栽培中,无论大棚还是温室都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棚内温度和湿度都相对较高,不仅加强土壤矿物质的分解,也增强了蒸腾作用,使土壤下层中的盐分随水分上移并积累,引起土壤表层积盐。此外,密闭的温室土壤得不到雨水淋洗,人工灌溉仅涉及到表耕层,无法使多余盐分淋洗掉。因此棚内高温高湿和无降雨淋洗成为设施土壤盐渍化的一个重要成因。

2、施肥不合理

设施蔬菜种植中,农户为获得高产,盲目施用大量化肥,且一般蔬菜栽培周期短,导致大量化肥没有被蔬菜吸收而残留在土壤中,这是导致土壤盐渍化的直接原因。

3、灌溉不合理

大水漫灌,频繁灌水,会使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土壤通透性会降低,盐分不但不能移动到土壤深层反而随毛细管水上升到土壤表层,加之有些地方井水中盐分含量偏高,频繁使用井水灌溉增加了土壤表层盐分浓度,加剧土壤板结和盐渍化的形成。

4、耕作方式不合理

设施蔬菜栽培中多采用小型旋耕机耕翻,使耕作层变浅,又形成了较硬的犁底层,水肥容易聚积在耕作层,使土壤表层盐分逐年增高。

(三)土壤盐渍化危害

1、造成蔬菜生理干旱

土壤中可溶性盐过多,土壤溶液浓度大,引起植物根细胞吸收土壤水分困难或者是脱水。尤其是在高温强光照情况下,生理干旱现象表现得更为严重。蔬菜发生生理干旱后易引起生长发育不良,植株抗病性下降,病虫害加重等后果,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2、影响蔬菜对养分的吸收

作物所需的养分一般都是随水分进入体内,土壤盐分过多,影响作物对水分吸收,因此也影响作物吸收养分。并且土壤中有硝酸盐积累时,会引起蔬菜对矿质元素吸收不平衡,硝酸盐在酸性土中积累可引起Fe、Mn中毒和发生Zn、Cu缺乏症;石灰性土壤则可能引起Fe、Zn和Cu等元素的缺乏。

3、土壤质量下降

土壤中含盐分过高时,可能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从而间接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比如说,土壤含盐量的增加,首先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动,降低土壤中硝化细菌、磷细菌和磷酸还原酶的活性,从而使N的氨化和硝化作用受抑制,降低N的有效性。

(四)盐渍化防治措施

1.根据土壤特性合理使用有机肥。

像沙质土中宜多施有机肥,逐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连年使用,可以较快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加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而黏质土在加大有机肥使用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同时,还应注重向土壤中掺入适量的沙子,加强土壤的渗水能力,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因为黏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较强,一旦使用过多的复合肥很容易导致土壤含盐量过高,因此以使用全溶性的冲施肥为好。

2.在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条件下,减少化肥使用量。

减少化肥使用量可从“源头”上控制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常年施入土壤中的化学肥料就是“盐离子”的来源。通过减少化肥使用量,可从根本上解决土壤盐渍化的问题。建议菜农少用或不用蔬菜利用率低的复合肥料或单一肥料,改为选用全营养、全水溶、全吸收、低残留的高品质水溶肥或液体肥。不仅施用量少,而且利用率高,是一般普通复合肥的2倍多。

3.每3-5年要深翻一次土壤。

盐害发生严重的土层,多表现为板结、透气性差等特点,生产中,通过深翻土壤,打破土层结构,将上层全盐含量较高的表层土壤翻到底层,可降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另外,深翻土壤还能打破因常年使用旋耕机而形成的“犁底层”。建议土壤深翻最好结合着旋耕机打地一并进行,或选用专门的大棚土壤深翻机、小型挖掘机等,深翻深度可达40厘米以上。

4.提高棚室各类秸秆的用量。

秸秆其腐解的过程中,可吸附、利用土壤的矿质元素,同时作物还田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透气性,促生了土壤有益微生物,可谓一举多得。

5.要补充足够的有益菌。

有益菌中不同的菌种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等功能,将土壤中残留的无效矿质营养分解为可被直接吸收的速效营养,从而降低土壤的盐度。

6.利用盐随水走的特点大水压盐。

可通过大水漫灌或揭棚自然淋灌的措施,将根系主要分布土层(0-30厘米)的盐分淋溶到土壤深层,即把耕作层内的高浓度盐离子“带走”。建议该法在蔬菜拔园后进行,或者在夏季与高温闷棚一并进行,即先打一遍地,而后大灌水,闷棚。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5-189176-1.html

标签:钙肥 土壤

上一篇:污染土壤修复需统筹推进
下一篇:围绕《超级基金法》 分享美国在土壤修复方面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