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古老而又安详,静静地躺在地球的表面。作为一个疏松多孔体,其中布满着大大小小蜂窝状的孔隙。它松软温柔,是人类生生不息的保障,是庄稼的“快乐老家”,也是千家万户农民生金长银的希望。
然而,最近几年来,不少地方的土壤变了模样,导致植根其上的庄稼病害一年比一年多,长出的菜没菜味,瓜没瓜味,果没果味……
对此,我国首家土地专家医院院长曹凯率先发出了“拯救土壤”的呼声,确立了“让我们一起扛起拯救土壤的大旗”的使命。我国首家土地专家医院在经历了“铸剑”和“磨剑”两个时期近十年的艰苦努力之后,最终于2009年正式“亮剑”。
自2009年创建以来,率先与山东福利龙合作在全省建立了土地专家的各地分院,如今中国土地专家医院就设立在鲁虹肥料研究院,并且在全省建立了“鲁虹·兴农之家”,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破解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深受各地农民及各个专业合作社的喜爱。
曹凯说:“这几年,盲目施肥、用药而导致的土壤环境恶化、作物根部病害增多、病虫害大量发生、农产品质量下降……诸多问题频频出现。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在种植过程中由于盲目不合理施用肥料、农药而导致的土壤环境恶化、作物根部病害增多、病虫害大量发生、污染环境、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医治生病的土壤,拯救垂危的土壤,是土地专家医院的使命, 从眼前看,可以增加庄稼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而帮助农民多卖钱,增加经济收入;从长远看,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曹凯介绍说:“我国的土壤调理工作刻不容缓,主要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消除土壤中的肥毒;二是清除土壤中的药毒;三是分解土壤中的根毒;四是中和土壤中的碱毒。”
大家都知道,作物生长需要16种必需元素。其中有些元素,作物可以从空气、水、土壤中吸收,而另外一些元素则需要从外界补充,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这里的“外界”指的就是肥料。一旦作物缺少肥料,往往会出现各种生理病害,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最终造成减产。所以,肥料对于作物来说不可或缺。
然而,施肥必须考虑土壤的实际。其原因,首先,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并不需要把所有的必需元素施入土壤。因为大多数营养元素,土壤已能充分供应,否则会造成浪费,甚至造成作物中毒。这一点有时会被人们所忽视。其次,肥料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些列变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肥料效果,不考虑土壤而盲目施肥,也就不算真正的合理施肥。
实际生产过程中,除了盲目施肥造成的危害,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也频繁出现,直接影响农作物产品的品质,进而威胁人类的健康。
为了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土地专家医院推出了套餐肥。套餐肥能给作物补充生长所需的养分,增强作物的自身抵抗力。作物有了抵抗力之后,病害对其影响就会大大减轻。同时,还应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这样也可以大大减轻农药残留问题。
除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外,中国耕地品质总体也明显偏低,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渠道设施老化,已经导致农田土壤普遍性的耕层变薄,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针对这些突出问题,曹凯与土地专家医院的专家们一起,指导农民合理施肥。
首先要做到化肥和农家肥配合使用。如果长期单纯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生态平衡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如果将化肥和农家肥配合使用,将会改善作物营养,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施肥成本,提高施肥成效以及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此两者取长补短,缓急相济,。
其次要合理密植。合理密植不仅能使群体叶面积达到最适宜的程度,而且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动态变化。叶面积前期扩展速度越快,抽穗以后下降的速度越慢,维持绿色叶面积时间越长,对产量形成越有利。这种动态变化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制造干物质多,容易获得高产,减轻土壤压力。 最后,合理的轮作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有利于防治病、虫、草害,而且有利于均衡地利用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拯救土壤”任重而道远,曹凯和专家医院的专家们一起,与全省的农民们一起,正行进在“拯救土壤的大旗下 。
曹凯 男,满族,辽宁鞍山人,1956年3月9日出生,本科学历。
中国首家土地专家医院院长、首席专家;
推广研究员、高级肥料配方师;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理事;
中国技术市场协会理事;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技术培训部特邀农业专家;
山东服务新农村专家顾问团配方施肥首席专家;
山东鲁虹肥料研究院副院长;
2007年获中国肥料业创新管理奖;
2010年获全国农化服务先进个人;
2011年获科技部“金桥奖”;
2011年获山东省最具行动力三农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