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库”导致损失32万元
“撞库”,是不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陌生吧!你经常上网吗?上网是不是经常需要登录用户名和密码?那么,你有没有登录不同的网站,用的却是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有,就可能“撞库”!
什么是“撞库”?
案例一:
2014年3月,一名网络书城的负责人,支付宝被撞库损失32万元。
受害者遭遇“撞库”的关键原因是:他的支付宝账号、密码和登录一些中小论坛的相同,而他在中小论坛的账号、密码很可能泄露,导致支付宝账号、密码被盗取。
案例二:
前不久,中国铁路总公司订票网站12306信息泄露,131,653个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等个人隐私信息一览无余,这也是“撞库”所致。如此大量的个人详细资料外泄,显然会造成严重后果,不仅用户的火车票会被退票,还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来进行诈骗。
所谓“撞库”,其实是黑客最常用的窃取个人信息的手法,也就是黑客通过收集网络上已泄露的用户名及密码信息,到其他网站尝试批量登录,如果你在其他网站的登录账号和密码也和泄露网站的相同,黑客就能盗取你更多的个人信息。然后他们将这些信息转卖或直接实施欺诈。
提示:平时上网至少要设定两套用户名和密码,把涉及钱财的账户名密码和一般生活用的账户名密码分开,这样可以防止自己的信息被别人“撞库”。
假冒95555让媒体从业人员中招
时间:2014年4月7日
地点:深圳
人员:杨小姐,媒体从业人员
经过:当天,杨小姐接到“0755-95555”自称招商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说她身份信息可能被盗,招商银行已经替她报警,希望她接到警官电话后配合警官调查。之后,一位自称警官的人给杨小姐打电话,让她登录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输入一个序列号,杨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竟然全显示在一个通缉令查询系统。然后,“警官”再让杨小姐办了一个网银并开通电子密码口令,“警官”还以调取资金数据为由让杨小姐提供了电子口令,结果杨小姐40多万元化为乌有
提示:冒充银行、公检法等号码和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电话诈骗的越来越多,这些号码其实是用非法的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随意成金融、电信、政法等部门的电话号码,骗取信任后,以电话欠费,身份资料被人盗用、银行账户涉嫌犯罪为由,诱骗群众将存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内实施诈骗。在这里,我们提醒大家,当你接到显示为各种金融、电信或者邮政的电话时,确认电话时,要拨打官方的客服电话反确认。
当心假冒10086和假冒110
10086,中国移动官方客服;110,报警电话,还有95588,95555等各种权威公众号码,这些号码发来短信你是否会毫不怀疑?其实,这些号码的背后也可能被冒充用来电信诈骗。
有一种非法设备叫“伪基站”,它能冒充以上任何号码向你发送诈骗短信,并在短信里附上假的钓鱼网站,一旦你登录这些钓鱼网站填写个人银行信息,钱就要被盗了!
有专门监测伪基站的机构进行统计,2014年第二季度,全国手机用户每天就会收到1300万条伪基站短信。仅移动积分这类垃圾短信,3天就有480人中招。
提示:收到10086,110等权威号码的短信如果可以,千万不要按照短信内容操作,而应该拨打这些号码进行咨询。
互联网漏洞有多少?
看一组数字:2014年一天,一家安全网站当日拦截互联网木马攻击数量超过1亿次,这一天遭攻击电脑3百多万台;拦截钓鱼网站攻击次数超过8千多万,遭钓鱼攻击用户数量260多万。
这家公司对某一天的全网网站安全检测后发现,漏洞数是26980个;政府教育网站安全检测,漏洞数是3271个。
网站安全人员介绍,利用这些漏洞,黑客就有机会运用技术手段获得主机的管理员权限,进而实施“拖库”,窃取重要资料。
个人信息泄露多严重?
2014年3月,携程网系统出现技术漏洞,可导致用户个人信息、银行卡cvv安全码信息泄露。这意味着,一旦这些信息被黑客窃取,在网络上盗刷银行卡消费都将易如反掌。
2014年5月,小米论坛被爆存在用户资料泄露,涉及800万小米论坛注册用户。随后,小米公司相关负责人确认,数据泄露事件确有发生。
到了2014下半年,信息泄露事件愈演愈烈。8月,多家快递网站因存在漏洞遭黑客入侵,有1400万条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被层层转卖。
2014年12月,接连出现智联招聘86万用户简历信息泄露、东方航空大量用户订单信息泄露和12306火车订票网站被人撞库等等事件。
专业人士告诉我们, 2015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高度融合,相信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还会更多,由此引发的诈骗也会出现更多类型。所以,我们面对的前景不容乐观!我们也只能期待,国家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充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来源《央视财经》